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小薊的炮製方法

小薊又名貓薊、刺兒菜。 載《名醫別錄》。 系菊科植物刺兒菜Cirsium setosum(Willd.)MB.的乾燥地上部分。 春秋二季花開時採割, 除去雜質, 曬乾。

炮製方法】1.小薊《食療本草》:“搗取自然汁。 ”《濟陰綱目》:“細切。 ”《十藥神書》:“研極細末。 ”現行, 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 搶水洗淨, 稍潤, 切段, 乾燥, 篩去灰屑。

2.小薊炭《萬氏女科》:“燒存性, 為灰。 ”現行, 取小薊段置鍋內, 用中火炒至焦褐色, 噴淋清水少許, 滅盡火星, 再炒至水氣逸盡, 取出涼透。

3.炒小薊:取小薊置鍋內, 用文火炒至表面焦黃並有香氣逸出, 取出放涼。

【飲片性狀】小薊為不規則的小段, 莖、葉、花混合。 莖圓柱形, 表面綠褐色或帶紫色。

葉多皺縮或破碎, 具針刺。 花球形或橢圓形, 總苞鐘狀, 黃綠色, 花紫色。 氣微, 味微苦。 小薊炭表面呈黑褐色, 內部黃褐色, 氣焦香, 味苦。 炒小薊表兩焦黃色並有香氣。

【炮製作用】小薊性味甘、苦, 涼。 歸肝、脾經。 具有涼血止血, 祛瘀消腫功能。 小薊生品以涼血消腫力勝, 常用於熱淋, 癰腫瘡毒及熱邪偏盛出血證。 如治尿血的小薊飲子(《濟生方》)。 炒炭後涼性減弱, 收斂止血作用增強。 用於吐血、嘔吐、咯血、嗽血等出血較急者。 如治血熱妄行出血證的十灰散(《十藥神書》)。

【炮製研究】唐代有搗汁(《備急千金要方》)、酒漬(《外台秘要》)、細切(《千金翼方》)等法。 元代有燒存性, 為灰(《十藥神書》)的方法。 清代則有童便拌微焙(《握靈本草》)和童便拌微炒、酒洗(《本草匯》)等炮製方法,

並有“消腫搗汁用, 止血燒灰存性用”(《本草述鉤元》)的論述。 現行, 以生用、炒炭居多。

小薊含生物鹼、皂苷等成分。 用薄層掃描法對小薊主要止血成分綠原酸炒炭前後含量變化進行了對比分析, 結果表明, 炒炭後綠原酸含量顯著下降, 約為生品含縫的1/10。 主要原因是綠原酸分子中含有鄰二酸羥基, 受熱見光易於氧化, 綠原酸在208℃熔解, 經炒炭後, 綠原酸人部分被氧化和分解。

動物實驗證明, 小薊炭確能縮短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 在現代研究中, 以止血作用為指標, 採用止交試驗法[L9(34)]對小薊炭的炮製工藝進行了優選。 結果表明, 在210℃溫度條件下炒制的小薊炭可顯著縮短小鼠凝血時間, 而180℃溫度條件下炒制的樣品可使小鼠凝血時問延長。

實驗顯示, 小薊炭炮製的最佳工藝足溫度210℃;炮炙時間5 min, 炮製方法為炒制。 各因素對炮製品止血作用的影響程度為溫度>時問>加熱方式。 因此在炮製小薊炭時, 溫度應嚴格控制在210℃左右。 用這一工藝炮製成的小薊飲片, 內外均呈黑褐色, 得率為74.2%, 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如鋅、鈣、鉛、鈷、錳、鉻、銅、磷、鐵、鉀等都比生小薊明顯升高, 其臨床意義應予重視。 實驗中還發現, 小薊中鞣質含量隨著炮製溫度的升高和加熱時間的延長而降低, 這一結果表明, 小薊止血作用與鞣質含量似無直接關係。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