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 款冬性味辛、溫, 入肺經, 有潤肺下氣, 止咳化痰之功, 本品辛散質潤, 溫而不燥, 為潤肺止咳化痰良藥, 適用於多種咳嗽氣喘。 無論外感、內傷咳嗽, 寒性咳嗽, 熱性咳嗽, 均可選用, 故有治療咳嗽要藥之稱, 但其性溫, 對肺寒痰多咳喘最為適宜。 《本經逢原》言其“潤肺消痰, 止嗽定喘”。 其性辛甘溫潤平和, 入肺經氣分, 為潤肺化痰止嗽之良藥。 以溫而不熱、辛而不燥、甘而不滯為特點, 凡咳嗽不論外感內傷、寒熱虛實皆可應用。 特別是對於肺虛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最為適用。 冬花常經蜜炙之後使用, 稱為炙冬花,
款冬花粥:款冬花10克, 大米100克, 白糖適量。 將款冬花擇淨, 放入藥罐中, 浸泡5~10分鐘後, 水煎取汁, 加大米煮粥, 待熟時調入白糖, 再煮一、二沸即成, 每日1劑。 可潤肺止咳。
冬花麻杏粥:款冬花、麻黃、杏仁各6克, 大米30克, 白糖適量。 將款冬花擇淨, 放入藥罐中, 加清水適量, 浸泡5~10分鐘後, 水煎取汁, 加大米煮粥, 待熟時調入白糖, 再煮一、二沸即成, 每日1劑。 可溫肺化痰, 止咳平喘。 適用於咳嗽氣促, 喉間有哮鳴間, 痰多白沫, 形寒無汗, 面恍色晦, 四肢不和, 口不渴或渴熱飲, 舌苔薄白或白膩, 脈浮滑或濡數等。
二杏冬參粥:銀杏仁、甜杏仁、款冬花、太子參各6克, 大米30克, 白糖少許。 將諸藥擇淨, 放入藥罐中, 加清水適量, 浸泡5~10分鐘後, 水煎取汁, 同大米煮粥, 待熟時調入白糖, 再煮一、二沸即成, 每日1劑。 可養陰清肺, 止咳化痰。 適用于肺結核、老慢支、肺炎後低熱多汗, 面唇櫻紅或潮紅, 乾咳痰少, 舌苔光剝或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