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 因此喝牛奶對我們有好處。 但是你知道嗎?牛奶喝多了也會致癌。 牛奶不是隨便喝的, 一起去瞭解一下喝牛奶有什麼誤區。
最近關於牛奶致癌的說法又在網路瘋傳了, 那麼牛奶真的會致癌嗎?我們在喝牛奶的時候存在著許多的誤區, 讓我們一起去瞭解一下就知道牛奶到底會不會致癌。
1.牛奶喝多了會致癌
很多人有這樣一個錯誤印象, 外國人拿牛奶當水喝, 所以身體特別好。 其實不然, 牛奶是好東西, 但也要控制量。 雖然牛奶中含有70%左右的水分, 但也不能替代水。
全脂牛奶中大約含有3%的動物脂肪,
因此, 牛奶不能喝得太多, 建議3歲以上的成人每天喝200—300ml(一杯左右)。 如果還想多補充乳製品, 可以再喝一小杯(100ml—150ml)優酪乳, 但每天乳製品的攝入總量不能超過500ml。
2.越濃越有營養
許多人認為牛奶越濃, 身體得到的營養就越多, 這是不科學的。
牛奶所謂的“濃”, 一些是因為家長在沖調配方奶粉時多放奶粉少放水, 想讓沖調出的牛奶水分少、營養成分濃度高一些;另一些是指某些品牌的牛奶口感上“濃”, 這其實是商家在牛奶中人為加入了香精、增稠劑和穩定劑等添加劑, 使牛奶的味道變得十分香濃。
3.牛奶加雞蛋是最好的早餐
不少人以為, 牛奶和雞蛋營養價值都很高, 如果吃一份這樣的早餐, 肯定一上午充滿活力。 事實卻恰恰相反。 二者的蛋白質含量都較高, 飽腹感強, 吃完後往往吃不下別的東西。 這樣, 你就會在上午昏昏欲睡, 因為體內缺乏人們工作、學習所需的葡萄糖, 它是讓人保持頭腦清醒、精神振奮的動力源, 澱粉類食物(如麵包、餅乾、點心、饅頭等)和水果可以為人體提供葡萄糖。
4.空腹喝牛奶
很多人都有空腹喝奶的習慣, 這樣不好。 空腹時, 胃液濃度過高, 此時喝奶, 奶中的蛋白質就會在胃中凝結成塊, 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與吸收, 還會造成胃部不適。 所以, 最好在飯後喝奶, 或者在喝奶時吃一些澱粉類的食物, 以促進牛奶的消化和吸收。
有些人由於“乳糖不耐”, 喝奶後會腹脹、腹瀉, 這類人更不要空腹大量飲奶, 可以飲用優酪乳或加入了乳糖酶的低乳糖牛奶。
5.睡前喝奶助補鈣
還有人說, 睡前喝奶可以補償夜間血鈣的低落狀態, 從而保護骨骼、促進鈣質吸收。 對此, 日本營養專家表示, 牛奶確實有一定的補鈣作用, 因為其中含有的牛乳酪蛋白和乳糖成分便於鈣質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