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做胃鏡檢查發現長有息肉, 他們常產生這樣的疑惑:胃息肉這種病危害大不大?會不會發生癌變?
胃息肉分兩種——
一種叫腺瘤性息肉, 是由密集的排列擁擠的增生旺盛的腺體組成的, 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 癌變率可達10%—30%, 被人們稱“癌前病變”;
另一種叫增生性息肉, 也叫炎症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 屬於腺體增生延長, 排列比較紊亂, 腺體之間有較大空隙, 有的中間夾有未成熟的細胞。 絕大多數無不典型增生, 癌變率只有0。 4%。 此外, 還有與胃息肉有所不同的息肉變, 如幼年性息肉變, 無惡變傾向;彌漫性息肉變,
一般情況下, 胃息肉長的都很小, 不到一釐米, 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屬於良性病變, 僅少數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長大, 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適等症狀, 還會發生上消化道出血, 也會癌變。
腺瘤性息肉雖說容易引起癌變, 但也可預防, 如出現上腹不適、疼痛、噁心、食欲不振或有黑便等症狀時, 及時做胃鏡檢查, 採用電切術將息肉切掉。
為了防止胃息肉癌變, 應堅持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將息肉切除乾淨。 此外, 要加強自我保健, 把住吃喝這一關, 儘量不給胃加重負擔。 只要人人都提高警惕, 就可將胃癌拒之門外。
胃息肉切除手術後飲食應注意事項:
1、術後禁食, 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
2、第3日給全量流質, 每次100~150ml。 每日6~7餐, 飲食原則為:食物無刺激性, 呈液性, 少食多餐, 每2~3小時進食一次, 宜選不宜脹氣, 不過甜的食物, 如雞蛋湯、米湯、菜湯、藕粉等。 餐後宜平臥20~30分鐘。
3、若術後恢復正常, 術後兩周後可進食低脂半流質飲食, 如稀飯, 麵條、餛飩等, 每日5~6餐, 飲食原則:呈半流質狀, 其蛋白質含量達到正常需要量, 纖維含量極少, 少量多餐。
4、患者出院後可進食軟飯, 主食與配菜宜選營養豐富, 易消化食物, 忌食生冷、油煎, 酸辣等刺激易脹氣食物, 患者應細嚼慢嚥, 多食新鮮蔬菜水果, 不吃高脂食物, 醃製品, 適量補充鐵劑和維生素, 禁忌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