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藥錯用就是毒 中藥也有副作用

一說起“補”, 似乎很多人都覺得, 只要到中醫院或者藥店買來些中藥煮一煮就能解決問題了。 可是, 你是否知道, 在整個藥物飲食調理的過程中, 你犯了哪些“忌”?看看下文介紹便知道了。

中藥同樣有副作用

中醫中藥是講究配伍的, 尤其藥物的功效是按照‘君、臣、佐、使’來進行組方的, 對於普通人, 對與中藥的藥理藥性並不清楚, 再加上很多人覺得醫院裡賣得藥貴, 就有人更傾向於自己去藥房買藥自己抓藥, 甚至拿到醫生的藥方, 到了藥店發現沒有這種藥, 一時買不到藥或者看不懂藥方就乾脆隨意加減,

隨意換藥, 這肯定是不行的, 藥效打折甚至失效, 對於患者身體的治療絕對是沒有好處的。

中藥同樣有副作用, 你吃的食物或藥物本來是糾正你的不平衡, 但如果你吃這些反倒使你的身體產生不平衡的話, 就是“毒”了。 所以, 中醫無論採取瀉法還是補法, 都應該弄明白中醫在怎麼治病, 如果一味地跟著西醫的思維走, 中藥在你手中就是毒藥。 比如說, 人參好不好?但是看給誰用。 人參之所以叫藥, 不叫食, 就是因為它的藥是偏性的, 總的來講, 人參有很強的補氣作用, 可以補虛養氣, 但如果給年輕人吃, 他本來身體裡面火力就很旺, 吃了人參肯定就流鼻血, 你說它是藥, 還是毒?用在需要人的身上就是藥, 用在不需要人的身上就是毒。

在這個問題上, 大家一定慎重。

藥煎煮不當可出現不良反應

很多人, 尤其是年輕人總是覺得中藥煎煮起來太麻煩, 太繁瑣。 其實, 中藥之所以是中醫文化的一部分, 就好像茶文化, 直接拿個茶包泡就可以啦, 為什麼還要搞茶道?

此外, 最重要的一點, 中藥的煎煮方法和它的藥效是有直接關係的, 煎得好, 藥效穩定就能起到更好的治療作用;煎不好, 中藥裡的有效物質無法析出, 藥效不但打折扣, 甚至還會產生反作用!因此絕對不可忽視煎藥這個環節!

喝中藥不宜太隨意 養生亂補不可取

人體健康關鍵在於‘陰陽平衡’, 和吃不吃中藥養生沒關係, 如果身體本身陰陽平衡, 很健康, 不吃中藥也一樣有好身體, 但是如果不結合自身的體質長期用中藥亂補、亂調,

反而會打亂人體陰陽平衡, 這並不是中藥的錯, 而是中藥使用不當。

即使是糧食, 比如薏米, 長期食用也會造成脾濕, 對消化功能也有影響, 還比如西洋參, 很多人以為它是滋補品就可以不用太顧慮, 其實西洋參也是有些寒的, 用得太多也會傷脾胃。

我們怎麼謹慎地對待醫和藥呢?

我們有句話, 叫做是藥三分毒。 這個毒有兩種含義, 西醫講這個藥有毒性, 那個藥有毒性, 是從分析的角度講, 吃了這個藥以後, 它對哪些臟腑, 哪些組織會造成損害。 西藥的作用很明顯, 它的化學成分告訴你就是什麼, 都是批量生產的化學藥物, 它藥物的成分很明確, 下面的副作用也很明確, 說明書中告訴你非常清楚。

如果要想使用西藥, 一定要嚴格地在西醫大夫的指導下去使用。

中藥的“毒”, 是指有偏性的東西。 我們中醫在臨床上使用的所有藥物, 都具有很強的偏性。

中醫講藥食同源, 因為“物得天地之偏氣”, 凡是偏性比較大, 用來糾正人體偏性的, 都可以做藥物。 如麻黃、人參、附子、大黃等。 相對來說平性的就叫食物, 比如小麥、稻米, 雖然也有不同, 但總體是平性的。 而食物中的生薑、大棗、川椒、桂皮也都是藥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