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肱骨外髁骨折

病因

本病多由間接暴力所致, 跌倒時手部先著地, 外力沿橈骨向上撞及肱骨外髁而引起骨折。 根據骨折塊移位元的情況, 可分為無移位骨折、輕度移位骨折和翻轉移位骨折三種。

1.無移位骨折

暴力的作用較小, 僅發生骨折, 如裂縫骨折或移位很小的肱骨外髁骨折。

2.輕度移位骨折

骨折塊向外移位, 或有45°以內的旋轉移位, 骨折塊仍位於肱骨小頭和肱骨近段骨折面之間。

3.翻轉移位骨折

翻轉移位骨折又可分為後移翻轉型和前移翻轉型。 後移翻轉型又被稱為伸直翻轉移位型, 此型相對多見;前移翻轉型又被稱為屈曲翻轉移位型,

此型少見。

臨床表現

外側腫脹, 並逐漸擴散至整個關節。 骨折脫位型腫脹最嚴重。 肘外側出現瘀斑, 逐漸擴散可達腕部。 傷後2~3天皮膚出現水皰。 肘外側明顯壓痛, 甚至可發生肱骨下端周圍壓痛。 移位型骨折者可能觸到骨擦音及活動骨塊。 可發生肘外翻畸形, 肘部增寬, 肘後三點關係改變, 肘關節活動喪失。 被動活動時疼痛加重, 旋轉功能一般不受限。

治療

此骨折是關節內骨折, 又是骨骺骨折, 骨折線通過骺板。 復位滿意與否, 直接影響到關節的完整性與骺板處骨橋形成的大小和發生畸形的程度。 因此無論採取何種方法, 要求達到解剖復位, 或近似解剖復位, 以免發生嚴重的後遺症。 各型骨折的治療方法如下。

1.骨折無移位型

屈肘90°, 前臂旋後位石膏固定4周。

2.側方移位型

應進行閉合復位。 X線檢查證實已復位者, 可用長臂後石膏托或夾板固定4~6周, 固定時間依據重定後穩定情況, 取伸肘或屈肘位及前臂旋後位。

此型骨折為不穩定骨折。 整複失敗或復位後再移位不能復位者, 應切開復位用2枚克氏針內固定。

3.翻轉移位型、骨折脫位型

採用閉合復位。 閉合復位不成功者, 均應切開復位, 矯正骨折塊的旋轉移位。 盡可能保留骨折塊上附著的軟組織, 以免發生缺血壞死。 用2枚克氏針交叉固定, 術後用石膏托固定4~6周, 拔除鋼針, 除去外固定, 開始活動肘關節。

4.陳舊骨折

移位不嚴重, 預計以後不會造成肘部形態及功能影響者可不手術,

骨折塊翻轉移位或畸形癒合將嚴重影響功能者應手術治療。 只要術中復位滿意, 內固定牢靠, 術後積極主動功能鍛煉, 絕大多數患者仍可獲得較好的結果。 即使術前肘關節已僵硬, 手術後也能得到部分功能改善。

5.併發症治療

(1)肘外翻畸形 傷後肱骨遠端橈側骨骺軟骨板損傷, 可導致早期閉合。 致使肱骨遠端發育不均衡造成肘外翻, 肱骨遠端呈魚尾狀畸形。 外翻明顯者, 可行截骨術矯正。

(2)尺神經炎或麻痹 由於肘外翻畸形的牽拉, 或尺骨鷹嘴對尺神經的撞擊可導致尺神經炎, 發現後應及早將尺神經前移, 以免發生麻痹。

預防

本病是由於外傷性因素引起, 注意生產生活安全, 避免受傷是關鍵。

肱骨外髁骨折患者飲食

1、早期(1-2周):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 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

2、中期(2-4周):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 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 鈣及蛋白質。

3、後期(5周以上):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 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 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 我們知道了肱骨外髁骨折的知識, 知道肱骨外髁骨折是多發于兒童的疾病, 所以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周身安全, 防止這類疾病的發生。 如果大家還想瞭解更多關於疾病的知識, 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