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功能衰竭是一組綜合征。 由多種病因引起, 使腎小球濾過功能迅速下降至正常的50%以下, 血尿素氮及血肌酐迅速增高並引起水、電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及急性尿毒癥症狀。 急性腎衰可見於各科疾病, 急性腎衰與慢性腎衰不同, 如能早期診斷, 及時搶救, 則腎功能可完全恢復, 如延誤診治, 則可致死。 預後與原發病、年齡、診治早晚、是否合併多臟器衰竭等因素有關。
臨床表現
1、少尿期(1)三低(鈉、鈣、pH降低)三高(鉀、磷、肌酐升高)一水腫;(2)尿毒癥症狀可有噁心、嘔吐、胃腸道出血, 呼吸困難、咳嗽、胸痛, 高血壓、心力衰竭,
診斷依據
1、有休克或血管內溶血, 藥物中毒或過敏史; 2、在糾正或排除急性血容量不足、脫水、尿路梗阻後, 尿量仍≤17/ml/h或尿量仍≤400/ml/24h; 3、尿比重在1.015以下, 甚至固定在1.010; 4、急驟發生和與日俱增的氮質血症; 5、尿滲透壓<350mOsm/Kg.H2O, 尿鈉>40mmol/L; 6、除外腎前性氮質血症及腎後性少尿或無尿。
治療原則
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補充足夠營養等; 2、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 3、控制感染選用敏感抗生素; 4。
用藥原則
1、早期輕症者可用A項, 並注意控制液體入量, 補充維生素和能量、維持電解質及酸堿平衡; 2、重症者應及時、早期作透析治療, 必要時每天透析, 並予輸血和人體白蛋白; 3、合併感染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C項中藥物; 4、合併高血壓時, 可選用A項或C項中藥物; 5、合併心力衰竭時, 可予西地蘭等強心藥物治療; 6、合併出血時用A項或C項中藥物。
輔助檢查
1、進行性少尿或無尿患者檢查專案宜先檢查框限“A”, 邊檢查邊治療; 2、若未能確診, 應相繼作“B”及“C”專案檢查。
療效評價
1、治癒:尿量正常, 尿毒癥症狀消失, 尿常規及血生化檢查正常, 腎功能正常; 2、好轉:尿量接近正常,
專家提示
急性腎功能衰竭, 是臨床危、急、重病, 是否及時、正確的搶救措施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因此, 發現患者急驟起病, 進行性少尿、無尿時宜到有血液透析條件的醫院就診。
急性腎衰竭的中醫論治:中醫對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辨證以熱證、實證為多, 後期可傷及正氣, 一般分為熱邪熾盛、火毒瘀滯、濕熱蘊結、邪陷心肝、內閉外脫、氣陰虧損等證型。 治療以祛邪為主, 適當佐以扶正, 常用清熱解毒、清營涼血、活血化瘀、開閉固脫、救陰斂陽、回陽救逆、益氣養陰等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