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清上焦”需注意 “濕走氣自和”

葉案:

某二九 濕溫阻于肺衛, 咽痛, 足跗痹痛。 當清上焦, 濕走氣自和。

飛滑石 竹葉心 連翹 桔梗 射干 蘆根

解讀:

上有咽痛, 下有足跗痹痛, 當治上?治下?還是上下同治?

表寒裡熱, 也可以見上有咽痛, 下有足跗痹痛。

如從《傷寒論》臨床體系辨治, 當用辛溫開痹、辛寒清熱, 或者可以說“開太陽、清陽明”。

提到“開太陽”, 葉氏可謂高手, 《臨證指南醫案》中不乏開太陽案例。

但本案中, 葉氏沒有從表裡考慮, 而是從上下考慮。 考慮“溫邪上受, 首先犯肺”, 故咽痛;考慮“肺主一身之氣”, 肺氣不利, 濕熱痹阻, 故足跗痹痛。

也許, 足跗痹痛的主因不除外濕熱痹阻於下。

但病症初起, 咽痛較顯, 仍當治上、治肺為先。 倘咽痛解而足跗痹痛仍不解者, 再考慮治下。

濕熱內蘊, 氣機痹阻。 治療的關鍵點在於濕。 濕為有形之邪, 熱為無形之邪, 濕去則熱無所附著。 且痹阻氣機的主因是有形之濕邪, 濕去則氣機暢行, 故案中說“濕走氣自和”。

處方中, 滑石、竹葉心、蘆根清利濕熱, 連翹清心, 桔梗宣肺, 射干清熱利咽。 其中, 滑石、桔梗、射干、蘆根走肺, 竹葉心、連翹入心。 六藥合用, 清化上焦濕熱。

或問:“濕熱阻于肺衛”, 為什麼本案中不用杏仁宣降肺氣?

答:本案的主症是咽痛, 而不是肺氣宣降失常的咳喘等症, 故沒用辛苦溫之杏仁。

或問:案中明言“濕走氣自和”, 為什麼不用白蔻仁、厚樸等化濕行氣之品?

答:本案濕溫, 以熱邪為主, 案中明言“濕走氣自和”, 但也明言“清上焦”, 治療以清熱為主, 只是注意到不能一味清熱, 而需佐以去濕。 因此, 案中選用了淡滲利濕之品, 而避用了辛溫、苦溫助熱之品。

“清上焦”中能注意到“濕走氣自和”, 是葉氏辨治精微之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