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肚臍眼不能摳 且看中醫怎麼講

為什麼不能摳肚臍眼?我們常聽別人說不能摳肚臍眼, 有些人大概會認為這僅僅是一個不雅的動作 , 以為僅僅是減掉臍帶留下的疤痕。 先停住我們的“自以為”, 來看看中醫怎麼說吧。

肚臍又名肚臍眼, 在中醫學中稱之為“神闕”。 對神闕穴名含義的解釋, 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神之所舍其中, 即生命力所在處;另一種是指神氣通行出入的門戶。 為胎兒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 並維持胎兒的生命活動。

國外醫生臨床發現, 從肚臍眼的形狀可以看出身體健康與否, 詳述如下, 僅供參考。

向上形:肚臍眼向上延長,

幾乎成為一個頂端向上的三角形。 具有這種肚臍的人, 應多留意胃、膽囊、胰臟的健康狀況。

向下形:應注意預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腸胃疾病及婦科疾病。

圓形:肚臍若為正圓形, 女性表示身體健康, 卵巢功能良好;男性則表示精力充沛、血壓正常, 五臟六腑都很健康。

海蛇形:為肝硬化等肝臟疾病的徵兆, 要注意。

滿月形:看起來結實豐盈, 下腹有彈性, 對於女性來說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表徵。

肚臍眼是內臟與外界距離最近的地方, 千萬不能用力摳, 可以先試著用潮濕的棉簽輕輕地擦, 動作一定要輕, 只把邊緣容易擦到的地方擦一下就好了。

肚臍為什麼不可著涼

肚臍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 臍下無肌肉和脂肪組織, 血管豐富。

作為腹壁的最後閉合處, 皮膚較薄, 敏感度高, 具有滲透性強、吸收力快等特點。 因屏障功能較差, 在人體又屬相對虛弱之地, 易受涼而染風寒。

睡眠時更要注意臍部的保暖, 以免引起腹瀉或感冒。 尤其對於年輕女性而言, 特別是經期女性, 血管處於充血狀態, 穿露臍裝最易因受涼而使盆腔血管收縮, 導致月經血流不暢, 時間長了會引起痛經、經期延長、月經不調等。

肚臍的保健養生作用

1、按摩肚臍

坐、臥、立式均可, 儘量放鬆全身, 充分暴露腹部, 先將兩手搓熱, 將一手掌心貼於肚臍部位, 一手壓在臍上, 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方向由小到大旋揉50~100次, 按揉用力宜輕柔, 不可用強力, 每天早、晚各一次。

臍與腎間動氣相通, 而脾、胃、小腸、大腸位於臍周腹內,

按摩神闕及腹部能增進食欲, 疏通氣機, 幫助消化, 增強體質, 旺盛精力, 並能防治胃腸炎, 消化道潰瘍, 前列腺炎等疾病。

2、氣聚肚臍

站、坐、臥均可, 全身放鬆, 雙手掌重疊覆蓋於肚臍之上, 用腹式呼吸法, 鼻吸氣時腹部慢慢鼓起, 意想自然界高能物質, 進入肚臍, 聚集在此處;口呼氣時腹部下陷, 意想高能物質向全身擴散。 一呼一吸為一次, 習練24次。 長期堅持習練, 可溫陽補虛, 還陽和中, 消食導滯, 對陰陽兩虛, 體弱無力, 氣短神衰有效。

3、敷肚臍治療腸胃病

中醫認為, 肚臍內通五臟六腑, 因此也可以成為治療腸胃病的所在。 如果腸胃有風、寒氣, 或者進食生冷食物後出現腹痛、腹瀉、大便溏稀, 除了可用熱毛巾敷肚臍及四周,

還可取一片生薑, 置於肚臍眼上, 然後點燃艾條, 在生薑上方灸熱, 通過生薑將熱傳遞到肚臍眼裡。 一次大概灸半小時, 如果是因進食而出現急性腹痛腹瀉, 一般2次可痊癒;如果是平時養生調理, 每天可灸1—2次。 提醒一下, 這只適合為腸胃驅風寒, 如果有便秘者, 千萬不能亂灸, 因為便秘多是腸胃濕熱, 以免反效果。

4、中藥敷肚臍可治便秘

將生大黃加芒硝調醋, 貼敷肚臍, 治便秘, 療效顯著, 多數患者于5~8小時內大便得解, 而未解者也感胃腸蠕動明顯增快, 伴有便意感。

具體方法是, 取生大黃粉加芒硝粉1:1混合, 與少量米醋調和成糊狀即可。 將臍部(神闕穴)清潔, 取適量藥物填充, 外覆膠布固定, 5~8小時後取下, 每日1次, 持續3天。

中藥敷臍可通過臍部的經絡迴圈達到疏通經絡、調達臟腑、泄熱通便之效。

大黃瀉下熱結, 蕩滌腸胃可為主藥, 芒硝軟堅潤燥, 通道大便可為輔, 米醋辛散芳香可強藥效, 助達病所。 藥物不經口入, 於臍吸收入裡, 調理腸胃, 通腹導瀉。 此法作用直接, 適用廣泛且操作簡易。

肚臍的養生功效遠比我們想像的多, 在平日裡不要覺得它似乎作用不大, 而對它忽略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