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具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的, 大約在西元前一千多年的青銅時代就開始把針刺的工具由砭石逐漸改進為金屬製品, 九針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 九針是九種幣同形式的針具, 其形狀匣用途各不相同。
1、壚針:長一寸六分, 針頭大, 針尖銳利, 後人稱為箭頭針。 多用於淺刺皮膚, 瀉表阻的邪氣, 治頭身熱病等。
2、圓針:長一寸六分, 針身圓柱形, 針尖卵圓, 後人稱為圓頭針。 用於按摩體表, 治分肉問氣滯, 不傷肌肉。
3、鍵針:長三寸半, 針頭如黍粟狀, 圓而微尖, 近人有稱為推針。 用於按壓經脈, 不得陷入肌肉, 僅需調其肌表脈氣。
4、鋒針:長一寸六分, 針身圓柱形, 針鋒三面有刃, 後人稱為三棱針。 用於放血。
5、鍍針:長四寸, 寬二分半, 形如劍, 後人稱為劍針。 用於外科切開排膿。
6、圓利針:長一寸六分, 針尖微大, 圓而且利, 針身細小。 用於急性痹證。
7、毫針:長三寸六分, 針細如毫毛。 用於治身熱、痛痹。
8、長針:長七寸, 針尖鋒利, 現代所用之芒針亦屬此類, 用於肌肉肥厚處, 治深邪遠痹。
9、大針:長四寸, 針身圓粗, 尖徽圃, 後人作火針用。 用於治療癭病、瘴瘕等。
以上九針中, 圓針和鋰針為揩摩、按壓用具, 壚針淺刺, 近代專制成皮膚針, 鋒針即三棱針, 用於刺血、瀉絡, 鍍針和圓利針為外科所用, 長針是毫針的加長, 近代應用的芒針即系長針的演變, 大針為毫針的加大, 加火燒紅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