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推拿 手法不同療效各異

推拿按摩是很好的保健養生的方法, 民間也有小兒推拿治百病的說法, 的確按摩可以治療很多的幼兒疾病, 但是前提是推拿的手法一定要正確。 如果按摩手法錯誤, 那麼不但起不到保健的功效, 而且會威脅到身體的健康。 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常用的小兒推拿手法。

小兒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

小兒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撫觸沒有固定動作, 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當時的情緒狀態變換動作, 要以適應寶寶高興的狀態為原則。

1.頭部按摩:輕輕按摩寶寶頭部, 並用拇指在寶寶上唇畫一個笑容,

再用同一方法按摩下唇。

2.胸部按摩:雙手放在寶寶兩側肋線, 右手向上滑向寶寶右肩, 再復原。 左手以同樣方法進行。

3.腹部按摩: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寶寶腹部, 在臍痂未脫落前不要按摩。

4.背部按摩:雙手平放在寶寶背部, 從頸向下按摩, 然後用指尖輕輕按摩脊柱兩邊的肌肉, 再次從頸部向底部運動。

5.上肢按摩:將寶寶雙手下垂, 用一隻手捏住其胳膊, 從上臂到手腕輕輕扭捏, 然後用手指按摩手腕。 用同樣方法按摩另一隻手。

6.下肢按摩:按摩寶寶的大腿、膝部、小腿, 從大腿至踝部輕輕擠捏, 然後按摩腳踝及足部。 在確保腳踝不受傷害的前提下, 用拇指從腳後跟按摩至腳趾。

推拿按摩手法方向不同, 療效各異

推拿的手法有強有弱,

“輕推、順推皆為補”, 即緩和、輕微的連續刺激能活躍臟腑的生理功能, 為補法;急速、較重且時間較短的刺激, 會抑制臟器的生理功能, 為瀉法。 針對具體的患者, 手法輕重應以患者的耐受度而論, 產生較強烈的酸麻脹痛感時為瀉, 感覺輕微時為補。 手法的頻率也與補瀉有關, “緩摩為補, 急摩為瀉”, 即頻率低的為補法, 頻率快的為瀉法。

手法方向不同, 療效各異。 《幼科推拿秘書》說:“左轉補兮, 右轉泄。 ”雖然說的是小兒按摩, 但在成人身上也適用。 腹部按摩時, 以患者自身的方向為度, 順時針方向按摩, 有明顯的通便瀉下的效果, 為瀉法;逆時針方向按摩, 可增強胃腸消化功能, 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為補法。

此外, 手法的補瀉與按摩部位的特殊性也有關係。

清代《小兒推拿廣意》中說:“運太陽往耳轉為瀉, 往眼轉為補。 ”就是說按摩太陽穴時, 向眼方向揉為補法, 有壯筋補虛的作用;向耳方向揉為瀉法, 有疏風解表、清熱、明目、止頭痛的功效。 背部的脊柱穴, 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培元氣、通經絡、和臟腑, 具有強身健體的功能, 為補法;推脊柱穴從上至下, 有清熱的功效, 為瀉法。 又如七節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線), 自下向上直推為推上七節, 能溫陽止瀉, 用於治療虛寒腹瀉;自上向下直推為推下七節, 能瀉熱通便, 用於治療腸熱便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