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按摩推拿手法有哪些?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 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 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 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 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 導致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按摩、推拿療法對頸椎病是一種較為有效有治療措施。 其對頸椎病的治療作用為:
1、疏通脈絡, 止痛止麻。
2、加寬椎間隙, 擴大椎間孔, 整複椎體滑脫, 解除神經壓迫。
3、松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 緩解症狀。
4、緩解肌肉緊張, 恢復頸椎活動。

5、對癱瘓肢體進行按摩, 可以減輕肌肉萎縮, 防止關節僵直和關節畸形。
醫生立于患者後方, 以左手握住裝有橡皮頭之T形叩診錘的交接部, 錘柄向左後方, 錘之一端斜置於患頸棘突之右側, 尖端指向右前方。 醫生拇指把住錘之另一端,
在旋轉過程中, 一般可以聽到清脆的響聲, 此時再查看棘突偏歪現象已消失, 表明棘突偏歪已得矯正, 而患者即感症狀已好轉。 旋轉完畢後, 按揉兩側頸項肌, 並點揉雙側風池穴。 若偏歪棘突已被矯正, 病人仍有部分症狀, 可加用左右被動旋轉頭頸部及作左右兩側屈頸手法, 往往可獲症狀的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