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 在六周歲開始, 乳牙逐漸鬆動脫落, 替換出相應的恒牙。 替牙期是否良好護理, 直接關係到今後恒牙的使用效率和壽命。 在替牙期, 家長和孩子們經常會有些疑問, 為此, 醫生對一些常見問題進行了解釋。
(1)為什麼乳牙未脫落, 恒牙就已經長出來?
乳牙脫落主要是因為乳牙根的吸收, 影響它的因素有兩個, 一是靠咀嚼的鍛煉, 二是靠乳牙下方繼承恒牙的萌出對乳牙牙根的壓力。 現在的飲食結構較以前更加鬆軟, 無法有效刺激乳牙牙根吸收。 所以換牙期間可以多給孩子吃一些較堅硬的食物,
(2)到底換多少顆牙?
乳牙正常情況是20顆, 上下左右各有一顆乳切牙, 一顆乳側切牙, 一顆乳尖牙, 兩顆乳磨牙。 這20顆牙都是要替換的乳牙。 孩子在6周歲左右, 在第二顆乳磨牙的後方會萌出一顆新牙, 這顆牙是不替換的恒牙, 稱為“六齡齒”。 這顆牙是重要的定位齒, 對整個恒牙列的正常替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並且是口腔內承擔最大咬合力的牙齒。 家長經常容易忽視此牙, 誤以為是乳牙, 有齲壞的時候未及時治療, 造成恒牙早失, 貽誤終身。
(3)為什麼更換出來的恒牙比乳牙黃,
乳牙和恒牙的有機物、無機物的構成比不同, 所以恒牙看上去要比乳牙顯黃。 也有些小朋友是因為不認真刷牙造成牙面色素沉積導致牙面暗黃, 這種發黃的情況可待恒牙列牙根基本發育完全之後通過潔牙的方法去除。 每個新長出的恒前牙切端都非光滑的, 呈鋸齒狀的發育切跡, 屬正常現象。 在後期的食物咀嚼過程中可漸漸磨耗成平面。 有些小朋友喜食碳酸飲料等食物, 造成釉質脫礦, 形成白堊色斑塊, 易脫落, 這就已經是早期齲的表現了。 需立即糾正不良飲食習慣, 並給予正確的氟化治療。 還有些牙面白色小斑塊是由於釉質發育不良造成的, 這種斑塊是不能用尖銳器械造成剝脫的,
(4)乳牙要換到什麼時候?
一般來說, 從六周歲開始換下前牙, 至十二周歲左右換完所有乳牙。 根據個人體質, 發育早晚, 營養飲食結構不同, 時間上可能略有差異均屬正常現象。 乳磨牙是較晚更換的牙齒, 因此要重視乳磨牙的健康狀況, 定期口腔檢查, 有齲洞早發現早治療, 防止乳磨牙早失造成恒牙列擁擠、異位萌出等牙列不齊現象的出現。
(5)為什麼乳牙脫落一段時間恒牙仍未長出?
恒牙正常萌出時牙根必須發育滿1/2~2/3, 否則即使乳牙已脫落恒牙也無法立即萌出。
99藥劑師溫馨提示在換牙期間牙齒對鈣的需求比較大, 可以適當給孩子補充點鈣, 牙齒會長得更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