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診斷消化不良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消化不良主要是有胃動力障礙引起的, 引起消化不良的因素很多, 大部分是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的。 很多人對消化不良不重視, 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專家表示, 腸胃疾病不可忽視, 以免疾病加重, 危害擴大。 治療的前提是要正確診斷, 那麼診斷消化不良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1. 要重視腫瘤家族史, 年齡40歲以上作為參考, 但應密切結合臨床。 比如家族中有胃癌病史, 年齡又超過40歲以上, 近期出現消化不良症狀, 則需要高度警惕, 進行相關檢查排查腫瘤性疾病。

2. 對於有明顯情緒因素和心理障礙的患者,

應及時進行有關檢查, 對於明確病情, 及早診斷有積極的意義。

3. 如果病人無上述情況, 且一般情況良好, 或以往已經接受過有關檢查, 最近症狀又有復發, 或暫時不能接受有關檢查是, 可以採用經驗性治療。 經驗性治療應結合消化不良的症狀特點及症狀與進餐的關係, 推測其可能的病理生理基礎。

4. 健康人的消化間期胃十二指腸運動表現為MMC, 其中MMM III期常見, 但餐後胃內食物分佈異常。 餐後胃底鬆弛損害或對擴張的感覺異常可能與早飽有關。 約50%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十二指腸對機械性刺激高度敏感, 可以解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進食量雖少, 但容易產生上腹飽脹症狀。

5. 十二指腸動力紊亂引起的十二指腸酸清除能力降低與噁心有關。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空腹時常常出現症狀可能是MMC活動異常, 包括MMC III期出現次數減少、MMC III期動力減弱及十二指腸胃反流等, 這些可以解釋有些病人空腹時就有症狀, 餐後症狀不減輕甚至加重。

這時患者常常不敢多進食, 以免加重症狀。 注重進餐和消化不良症狀的關係, 有助於判斷分析消化不良病人的病理生理基礎, 即是酸相關性疾病還是動力相關性消化不良。

6. 食物可以緩衝胃酸, 使胃pH升高, 所以可以減輕胃酸刺激症狀。 如果病人空腹時上腹部不適、容易饑餓、疼痛或發脹, 進食後可以緩解症狀, 則很可能是酸相關性疾病, 也就是通俗的說, 胃酸過高或對胃酸高敏。

7. 如果病人進餐後出現上腹部不適、疼痛、早飽和上腹脹等症狀,

空腹時症狀緩解或無症狀, 或者空腹時有症狀, 但是進餐後會加重時, 應該注意有無過多或不當飲食, 以致出現胃消化負荷過重或出現不符合胃消化生理的情況。

8. 如無食物因素, 餐後出現症狀或症狀加重可以視為胃動力障礙相關性消化不良。 病因可能是器質性疾病或功能性消化不良。

9. 對於以上情況可以選則抑酸劑或抗酸劑治療酸相關性疾病, 選用抗動力劑治療胃動力障礙相關性消化不良。 服藥時間為2周, 如果症狀減輕或消失, 則進一步支持以上診斷, 如果無效, 則建議進一步檢查。

臨床上遇有消化不良症狀患者時, 不可以掉以輕心, 要有謹慎嚴謹的工作態度, 要有耐心的傾聽和細緻的檢查,

要告訴患者定時隨診, 要指導患者的飲食方式和心理調適。 這樣才可以做到全面瞭解病情, 及時把握病情發展, 不至於貽誤病情, 延誤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