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怕上火?就要防上火!
每個人都怕口腔上火,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防上火的意識。
當你出現咽喉幹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流鼻血以及口幹舌痛、口腔潰瘍及舌尖糜爛、爛嘴角、牙痛等症狀時, 很不幸就可以確認是上火了。 預防口腔上火, 最重要的是保持生活規律, 按時作息;定時定量進餐, 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綠葉蔬菜、黃瓜、水果, 不吃辛辣食物, 不喝酒、抽煙, 不熬夜;調整自己的情緒, 保持心情舒暢。
從中醫的角度看, “火”是形容身體內的某些熱性症狀, 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症。 按照《太平聖惠方》記載,
2、牙齦出血處就不刷?錯!
“牙齦出血, 就不敢往出血處刷牙!”這是不少人看到自己牙齦出血的第一反應, 其實並不正確。
牙結石才是主要牙齦出血的“元兇”。 當牙菌斑在牙齒表面形成後, 如不及時清除, 就會逐漸硬化, 形成牙結石。 牙結石多位於牙體與牙齦的結合部位, 質地較堅硬, 對牙齦產生持續的刺激作用。 正常的牙齦受到炎症的刺激, 其中的毛細血管增多、充血,
所以, 當牙齦出血時, 絕不能不刷出血的地方, 而是要輕輕刷、仔細刷, “通過刷牙, 能幫助改變口腔的環境, 清潔減少並抑制口腔細菌的生長, 達到一種口腔內正常的分泌平衡, 從而防止各種口腔亞健康情況的發生。 同時, 建議使用養護牙齦的中藥牙膏, 對口腔環境進行保護。 ”專家表示, “六必治養牙齦牙膏就是一款採用參三七、春黃菊、薄荷等中藥功效成分的中藥牙膏, 具有養護牙齦的作用。 其中, 春黃菊的活性成分薁磺酸鈉具有消炎、抗菌、粘膜修復及組織再生功能等作用。 尤其在粘膜潰瘍、牙周炎、牙齦炎等口腔疾患的預防方面效果顯著”。
3、自己口臭感受不到怎麼辦?舔一舔手背
當別人提醒才知道自己有口氣實在是個令人尷尬的場景。 據統計, 80%~90% 的口臭是來源於口腔問題。 口腔中有未治療的齲齒、殘根、殘冠、不良修復體、不正常解剖結構、牙齦炎、牙周炎及口腔粘膜病等都可以引起口臭。
專家提供了一個簡單的關於口臭的自測方法:口臭主要來源於舌前2/3, 我們可以用舌頭舔舔手背, 晾乾後, 閉上嘴聞一下, 臭不臭便可以得知。 專家表示, “口臭並不可怕, 根據《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等中藥典籍記載, 上品中藥牡丹皮、紫地花丁、丁香及綠茶之精華, 有芬芳口腔之功效, 目前市面上包括六必治清口氣牙膏等口腔護理產品均含這些有效成分, 只要堅持正確刷牙方法, 再定期到醫院洗牙,
4、想減少蛀牙?吃完酸性食物立刻刷牙要不得
蛀牙不是病, 疼起來卻要命!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老話, 更是不少人的切身之痛。 很多人為了防止蛀牙, 在吃完酸性食物後都會立刻漱口或刷牙, 但這其實是“火上澆油”:剛剛經過酸的腐蝕, 再遭遇牙刷的“虐待”, 脆弱的牙齒怎麼受得了!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吃完酸性食物後用清水漱口, 30 分鐘後才能刷牙。 還有一個小竅門是, 喝碳酸飲料和果汁時最好使用吸管, 減少酸性液體和牙齒直接接觸。
專家建議, 堅持正確的刷牙習慣(每日飯後3分鐘內刷牙, 每次刷3分鐘)多吃對牙齒有益的食物(如粗糧、蔬果、乳類及豆製品等), 可以有效地預防齲齒疾病的發生,
5、剛泡過的茶葉可緩解牙齒敏感
當牙齒接觸冷熱酸甜或咬硬物的時候, 會有突如其來的酸痛感, 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覺?沒錯, 這就是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的牙齒敏感問題, 其中最普遍的原因是牙齦衰退導致牙根暴露。 專家表示, 即使沒有什麼損傷, 僅僅是正常吃東西, 長年累月也可能磨耗牙齒, 讓牙齒變得敏感脆弱。
如何緩解牙齒敏感?一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剛泡過的茶葉塗在牙齒敏感處。 輕微的牙齒敏感, 用脫敏牙膏是有效的;若病情嚴重, 就需要請口腔科醫生幫你上點脫敏的藥物了。 而中藥牙膏相比其他含抗菌劑類牙膏, 不易產生抗藥性,是養護敏感牙齒的較佳選擇。
6、牙齦腫痛怎麼預防?不要咬太硬的東西
專家表示,平時所謂的牙齦腫痛,實即牙齒根部痛,所以也叫牙肉腫痛,“牙齦腫痛的原因主要是本身就患有牙齦炎或牙周炎,最為常見是牙周炎引起的病症。牙齦下的炎症通過牙縫,牙結石,口腔死角進行多方位的傳播,導致牙齦附著牙菌斑而導致腫痛“。
為避免牙齦腫痛,最重要的是善待牙齒,不要咬過於堅硬之物,避免牙齒與牙齦損傷,同時平時注意口腔清潔,勤刷牙、勤漱口,並可早晚各叩齒10分鐘,即將牙齒相互反復咬叩,以強健牙齒。
不易產生抗藥性,是養護敏感牙齒的較佳選擇。
6、牙齦腫痛怎麼預防?不要咬太硬的東西
專家表示,平時所謂的牙齦腫痛,實即牙齒根部痛,所以也叫牙肉腫痛,“牙齦腫痛的原因主要是本身就患有牙齦炎或牙周炎,最為常見是牙周炎引起的病症。牙齦下的炎症通過牙縫,牙結石,口腔死角進行多方位的傳播,導致牙齦附著牙菌斑而導致腫痛“。
為避免牙齦腫痛,最重要的是善待牙齒,不要咬過於堅硬之物,避免牙齒與牙齦損傷,同時平時注意口腔清潔,勤刷牙、勤漱口,並可早晚各叩齒10分鐘,即將牙齒相互反復咬叩,以強健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