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用藥容易出現6大不良反應 需正確用藥

對於新生兒來講, 生病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我們的新手爸爸和媽媽一定要知道如何正確用藥, 時刻關注寶寶用藥後的不良反應。

新生兒用藥6大不良反應:

(1)神經系統反應。 四環素、腎上腺素、維生素A、氨硫脲等較易沉積於骨組織中, 阻礙骨骼的發育, 甚至引起腦水腫;腎上腺皮質激素可引起新生兒手足抽搐症;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多黏菌素B等易損傷新生兒酌聽神經及腎功能。

(2)心臟血管系統反應。 新生兒強心藥——洋地黃若用量偏大, 易引起毒性反應;另外新生兒的交感神經相對活躍, 心率比較快,

使用能引起心率加快的藥物時要慎重。

(3)消化系統反應。 應用氯丙嗪後, 容易引起麻痹性腸梗阻;金黴素、新生黴素、呋喃素、氯丙嗪、苯巴比妥、異煙肼等, 易引起新生兒中毒性肝臟損害。

(4)腎臟損害。 新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等對腎臟有一定程度的損害, 應慎用;大劑量應用維生素D, 尤其在腎功能不良時, 很容易引起腎鈣化。

(5)血液變化。 氯黴素可引起新生兒再生性障礙性貧血;碘胺類及水楊酸鹽等易引起血小板減少;伯氨基、磺胺類或大劑量青黴素可引起溶血性貧血;磺胺類、氯丙嗪、對氨基水楊酸、非那西丁等藥物易發生藥源性高鐵血紅蛋白血症。

(6)智力發育障礙。 長期應用中樞抑制藥, 可能會抑制患兒的學習和記憶能力,

導致智力發育遲緩或障礙, 影響患兒的學習和成長。 目前已知苯二氮卓(如安定)類抗焦慮劑有致遺忘作用;許克銘等對107例癲癇患兒的記憶力進行研究表明, 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和丙戊酸鈉均會影響患兒的記憶能力。

下面我們就看看, 對於新生兒來講, 要如何正確用藥:

1、“拖”不可靠, 及時用藥。 小兒生病往往具有起病急、病情變化快等特點, 如不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 小病有時也可釀成大恙。 如常見的腹瀉或胃腸炎, 如不及時控制就會在短時間內出現脫水、休克甚至發生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而危及生命。 因此, 小兒用藥在診斷清楚的前提下應講究用藥及時, 不可拖延。

2、新生兒及未成熟兒謹慎對待。 新生兒及未成熟兒的生理機能更不健全,

尤其是酶系統活力低下, 用藥不當很容易發生中毒。 如氯黴素可引起"灰嬰綜合征"。

3、劑量計算要合理。 小兒用藥量有時按年齡計算, 有時按體重計算, 有些藥物按體重計算是根據生理特點而定, 用藥量往往比按年齡計算略大些。 小兒用藥與成人用藥比較, 由於生理功能的因素, 不僅有量的差別, 而且有質的不同, 不單純是成人劑量的減少。

4、慎用外用藥。 某些外用藥也可引起中毒。 如過量阿托品滴眼可引起高熱、驚厥、譫語;大量酒精擦洗可因散熱快而發生呼吸困難、虛脫及昏迷;皮質激素類軟膏大面積外用可引起全身性水腫;新黴素軟膏外用過多可致耳聾。

5、注意藥物敏感性。 小兒對某些藥物的敏感性不同于成人。

一般來說, 小兒對鎮靜藥、抗驚厥藥、呼吸及迴圈興奮劑、洋地黃等的耐受量大於成人, 但對嗎啡非常敏感, 易致中毒。 故臨床上規定1歲以內的嬰兒禁用嗎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