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方枝柏是一味很好的藥材, 在中醫裡面經常要用到滇藏方枝柏給患者治病, 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瞭解滇藏方枝柏的幾個方面。
【來源】 藥材基源:為柏科植物滇藏方枝柏的毬果。
【原形態】 滇藏方枝柏, 灌木, 高1-2m, 常呈匍匐狀, 稀為喬木。 枝條灰褐色, 裂成不規則薄片;具鱗葉的末端分枝較粗, 四棱形, 鱗葉先端尖或印, 背面下部或中部有腺體;幼樹具刺葉, 長4-7mm, 上面淡綠灰色, 中下部有隆起的中脈, 下麵有鈍脊。 毬果近球形或卵圓形, 長6-9mm, 徑5-7mm, 熟時黑褐色。 種子1(稀2), 卵圓形或略成錐狀球形, 先端鈍尖,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000-4300m的高山地帶。
【性味】 味苦;澀;性溫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安神。 主風濕痹痛;失眠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9-15g;或熬膏。
【摘錄】 《中華本草》
其實只有在實踐後才會知道它的好處。 就如同上面介紹的中藥滇藏方枝柏, 原來滇藏方枝柏還可以治療一些其他的疾病。 所以適量的食用還是有不少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