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拖延心理學 揭秘愛拖延的人9種心理

愛拖延的人並非是因為享受拖延的過程, 相反他們很可能討厭自己愛拖延, 但是又沒有辦法控制自己。 那麼, 愛拖延的人是什麼心理呢?

1。 拖延的心理過程:拖延怪圈。

許多拖延者發現雖然開始的時候他們想要事情有所進展, 但是最終卻不可避免地慢了下來。 在這個過程中, 一連串的思緒、情感和行為波動影響了他們, 它們呈現出諸多共性, 稱之為“拖延怪圈”。

a。 開始, “這次我想早點開始。 ”

b。 過了一段時間, “我得馬上開始。 ”

c。 又過一段時間, “我不開始又怎麼樣呢?”(“我應該早點開始。 ”“我可以做任何事, 除了這件……”“我無法享受任何事情。

”“我希望沒人發現。 ”)

d。 “還有時間。 ”

e。 “我這個人有毛病。 ”

f。 臨近時間點, 最後的抉擇:做還是不做?不做(“我無法忍受了!”“何必庸人自擾呢?”);做(“我不能再坐等了。 ” “事情還沒有這麼糟, 為什麼當初我不早一點開始做呢?”“把它做完就行了!”)

g。 事情結束後, “我永遠不會再拖延!”

2。 拖延者的信條(和完美主義有很大關係, 反映了拖延者阻止自己取得進展的思維方式。 )

我必須要做到完美。

我做每件事都應該輕而易舉, 不費力氣。

什麼也不做要比冒失敗的風險更為安全。

沒有什麼是我無法做到的。

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 那麼它就根本不值得去做。

我必須避開挑戰。

如果我成功, 有人就會受到傷害。

如果這一次我做得很好, 那麼我每次都應該做得很好。

按照別人的規定做事意味著屈服和失去掌控。

我不能承受失去任何人或任何事物。

如果我展現真實的自己, 人們不會喜歡我的。

總有一個正確答案, 我將一直等待直到發現它。

3。 沒有意識拖延的人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完美主義者, 為了證明自己足夠優秀, 他們力求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a。 平庸是被輕蔑的。

b。 優秀不用努力。

c。 一切都自己來。

d。 總有一個正確的解決辦法。

e。 我無法忍受失去。

f。 要麼全部要麼沒有。

4。 未來折扣, 行為經濟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都觀察到這樣一個現象, 當一個目標其時間設定在很遠的將來, 那麼它就會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從而使這件事看上去沒有它實際上那麼重要。 相反, 一些時間很近的目標則感覺上去更為清晰而緊迫。

因此, 人們往往會急於去做即時的事情, 而不做對未來很重要的事情。 這被稱作“未來折扣”。

5。 家庭傾向, 拖延者一共有五個基本的家庭傾向, 這五個傾向和與之相伴隨的內心恐懼是形成拖延的心理原因, 它們是:施壓、懷疑、控制、依附和疏遠。

6。 拖延是一種行為模式, 由心理根源, 生物因素和人生經驗三者交織在一起形成的。 而做出改變和學會一種新的行為模式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7。 改變拖延的武器:明確的目標和可行性的計畫。 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標應該能夠被分解為幾個小步驟, 第一步能夠在五分鐘內完成。

8。 學會怎樣判斷時間

a。 練習判斷時間

b。 學會利用零碎時間

c。 預防意外干擾

d。 委派任務

e。 不要太分散精力

f。 找出你的最佳時間

g。 學會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取得認知的平衡

h。 享受你的自由時間

9。 保持短小

a。 利用1分鐘時間

b。 像一個服務生一樣思考

c。 在你的強項中更上一層樓

d。 委派/委派/委派

e。 整理的足夠好就行

f。 什麼是你擅長的?

總結以上的內容, 愛拖延的人可能會存在, 對成功信心不足, 討厭被人委派任務, 注意力分散和易衝動;目標和酬勞太過遙遠等四個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