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分類是一種心理癖

人類思考的習慣之一, 就是把自己、他人或者事件進行分類。 比如把人分成好人、壞人或者勇士、懦夫等等。 這樣分類之後, 物件就變得清晰起來, 可以幫助克服由模糊而引起的恐懼感, 並且可以使相應的行動變得乾脆果決。

分類本身就是一種干預和暗示, 這會使被分類者處於畫地為牢、難以自我突破的狀態。 例如, 一個人在被“分類”為“性格內向”時, 就可能為自己回避社交、避免表達的行為找到一個現成的藉口。

目前精神衛生機構所使用的症狀學診斷標準, 就是一種過度分類的系統。 實際上, 從這個系統誕生之日起,

就被很多有識之士詬病。 像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強迫症之類的診斷, 都是弊大於利。 可悲的是, 相當多的醫生和來訪者卻都相信這是科學的診斷。

有一次, 遇到一個對《易經》很有研究的老先生。 這位老先生給我占了一卦, 並根據這一卦象對我是一個什麼人做了一些說明。 我的第一印象是, 他說的全部都很準確。 但是, 僅僅過了幾分鐘, 我就對這些說法產生了懷疑。 我試著從反方向說我的特點。 我說, 你說我是一個靦腆的人, 但是有沒有可能我其實骨子裡是特別大膽“無恥”的呢?這位老先生道行的確了得, 短暫的驚異之後回答說:當然, 完全有可能。 只是這樣說來, 當初將我“分類”為靦腆之人又有什麼意義呢?

分類是人在應用了判斷、歸納、推理之類的高級大腦功能之後所作出的反應。 我們曾經以為, 經過這樣的“理性”的過程之後, 事情會變得更加真實一些。 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 放棄以上說到的大腦高級運作過程, 而直接描述我們的感覺器官所感覺到的東西, 是一種更加好的方式。 舉個例子, 我聽說一個朋友有1000萬元存款, 然後我只告訴你一個“分類學”的判斷說, 這個朋友是“富人”。 我這樣“分類”, 是因為我已經把他的存款跟我的存款做過比較了(運行了高級大腦功能)。 但是, 你卻是個有10億存款的人。 所以面對這樣的事情, 最好的辦法是不做窮富的“分類”, 而直接說:他有1000萬。

老子提倡“絕智”, 也就是提倡不用大腦的高級功能,

比如分類。 但是, 千百年下來, 怪癖已經養成, 改掉又談何容易。 不過一切都有一個開始, 而任何時候開始, 都不應該算晚。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