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虎尾草的繁殖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 5月初萌發幼苗, 5月中下旬出現高峰, 以後隨降雨或灌溉出現1-2個高峰, 6-7月仍屢見幼苗發生。 花果期為7-10月。 種子經冬眠後萌發。

用種子和分株法繁殖均可, 但生產上多用種子播種建立人工草地。 一般於4-6月播種。 條播的行距為50cm, 播後覆土1-2cm, 每公頃播量為2-4kg。 也可撒播, 每公頃播種量為8一10kg。 因種子細小, 播種時需摻拌粗糠、鋸末或糞末一起播種。

試驗證明, 非洲虎尾草適宜同首苜蓿混播, 亦可播于銀合歡(Leuc-aenaleucocophala)、木豆(Calbnuscajan)的行間。 有時生產上也將它與生長緩慢的禾草如達利雀稗(PaspalumsP.)等混播, 能加速草群覆被地面。 在玉米、棉花行間混播,

亦甚成功。

用分株法繁殖, 按行距50cm, 株距30-40cm, 扡插即可。 田間管理比較簡單。 一般苗期應除雜2-3遍, 待封壟後, 則不需鋤雜。 在每次放牧或刈刻後, 最好能結合灌水追施廄肥和化肥。 新建的非洲虎尾草草地, 在第一次放牧或刈割前, 應使其充分生長, 並讓它開花結實, 應減少利用次數。 生長2年以上的草地, 一般每年利用3-5次為好, 適宜輪牧;連續重牧往往導致雜草的侵入。 刈制青乾草, 適宜在開花初期收割。 採收種子比較容易, 當種子黃熟時, 可以一次性收穫。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