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雖然是一種中藥材, 但是對於人們來說, 並不會覺得陌生。 那麼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呢?甘草的食用禁忌又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讓大家能夠更好的瞭解甘草吧!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嬌正異味
據分析甘草中含有甘草酸, 味道極甜。 置於1:20000的水溶液中, 仍具有甜味。 故在中藥處方中, 可扮演矯正其他諸藥異味的角色。
解毒作用
甘草酸在體內可水解生成一分子甘草次酸和兩分子葡萄糖醛酸。 甘草次酸具有皮質激素樣的作用, 能增加肝臟的解毒作用。
緩和藥性
甘草酸屬有機酸, 可與中藥中多種生物鹼起化學反應生成不易溶解的沉澱物, 既將這些沉澱物在體內緩慢分解而逐漸發揮藥效, 又可使藥性發作較緩, 從而降低副作用。 同時, 甘草酸還具有類似藥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能吸咐多種藥物中化學成分, 在體內逐漸釋放出來,
增強方劑中其它藥的功效
這與甘草中所含的甘草酸、甘草甙元、異甘草甙元有關。 比如甘草酸芍藥甙在鎮痛、解痙、解熱、抗炎、抑制胃液分泌和鬆弛平滑肌方面均有協同作用。

甘草酸還具有“助溶作用”
與其它藥同煎, 可增強其它藥萬分在水中的溶解度,
用於心氣虛, 心悸怔忡, 脈結代, 以及脾胃氣虛, 倦怠乏力等
前者, 常與桂枝配伍, 如桂枝甘草湯、炙甘草湯。 後者, 常與黨參、白術等同用, 如四君子湯、理中丸等。
用於癰疽瘡瘍、咽喉腫痛等
可單用, 內服或外敷, 或配伍應用。 癰疽瘡瘍, 常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 共奏清熱解毒之功, 如仙方活命飲。 咽喉腫痛, 常與桔梗同用, 如桔梗湯。 若農藥、食物中毒, 常配綠豆或與防風水煎服。

用於氣喘咳嗽
可單用, 亦可配伍其他藥物應用。 如治濕痰咳嗽的二陳湯;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湯;治熱毒而致肺癰咳唾腥臭膿痰的桔梗湯;治咳唾涎沫的甘草乾薑湯等。 另風熱咳嗽、風寒咳嗽、熱痰咳嗽亦常配伍應用。
用於胃痛、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
常與芍藥同用, 能顯著增強治攣急疼痛的療效, 如芍藥甘草湯。
用於調和某些藥物的烈性
如調味承氣湯用本品緩和大黃、芒硝的瀉下作用及其對胃腸道的刺激。
抑制胃酸分泌過多
甘草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對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過多有抑制作用;並有抗酸和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作用。
鎮咳祛痰
甘草黃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顯的鎮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較顯著, 其作用強度為甘草酸>甘草黃酮>甘草浸膏。

甘草還有抗炎,抗過敏作用
能保護發炎的咽喉和氣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對某些毒物有類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甘草常用來治療隨更年期而來的症狀
因為甘草裡含有甘草素,是一種類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於平衡女性體內的激素含量。
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斷致癌物誘發腫瘤生長的作用
現代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常與烏賊骨、瓦楞子等同用。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乾草梢作治療熱淋尿痛的的輔助藥。

甘草的食用禁忌是什麼
1、濕病忌用甘草
《湯液本草》明確指出:“甘者令人中滿,中滿者勿食甘,甘緩而壅氣,非中滿者所宜。”《傷寒論》、《金匱要略》中記載,凡因濕所致的嘔惡、痰飲、中滿、水腫等症皆不用甘草,例如攻逐水飲的五苓散等。總之,張仲景等醫家雖未明言,但濕病用甘草之弊昭然已明。
2、急證少用甘草
歷代醫家公認,甘味藥性緩而善守,而甘草為甘味藥之代表,其甘緩柔潤之性,決定了它在急證運用中的局限性。以《傷寒論》為例,陽明急下三證、少陰急下三證,都用不含甘草的大承氣湯,意在避其甘緩,急下以存陰。又如大柴胡湯(小柴胡湯變化而來),為治少陽兼腑實證的名方,現應用於急性膽囊炎、膽結石、急性胰腺炎等病的治療,但其證顯然比小柴胡湯證更為重急,故去小柴胡湯中的甘草之類,增加大黃、枳實等防其甘緩。

3、腎病慎用甘草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靈樞·五味》篇提出:“腎病禁甘。”仲景宗此訓,創制溫補腎陽的“腎氣丸”即不含甘草,後世醫家據此而衍化的腎病諸方,如濟生腎氣丸、右歸丸、左歸丸、六味地黃丸等都未用甘草。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甘草所含的甘草甜素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能促進水、鈉瀦溜和排鉀增加,長期大量應用甘草,會出現水腫、血壓增高、血鉀降低、四肢無力等假醛固酮症,說明“腎病慎用甘草”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結語:現在大家對於甘草這種中藥材應該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吧!甘草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藥材,同時也是一種對於健康很有好處的保健食品,值得大家食用哦!當然,食用甘草一定要注意相關的禁忌,以免損傷自身的健康哦!
甘草還有抗炎,抗過敏作用
能保護發炎的咽喉和氣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對某些毒物有類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甘草常用來治療隨更年期而來的症狀
因為甘草裡含有甘草素,是一種類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於平衡女性體內的激素含量。
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斷致癌物誘發腫瘤生長的作用
現代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常與烏賊骨、瓦楞子等同用。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乾草梢作治療熱淋尿痛的的輔助藥。

甘草的食用禁忌是什麼
1、濕病忌用甘草
《湯液本草》明確指出:“甘者令人中滿,中滿者勿食甘,甘緩而壅氣,非中滿者所宜。”《傷寒論》、《金匱要略》中記載,凡因濕所致的嘔惡、痰飲、中滿、水腫等症皆不用甘草,例如攻逐水飲的五苓散等。總之,張仲景等醫家雖未明言,但濕病用甘草之弊昭然已明。
2、急證少用甘草
歷代醫家公認,甘味藥性緩而善守,而甘草為甘味藥之代表,其甘緩柔潤之性,決定了它在急證運用中的局限性。以《傷寒論》為例,陽明急下三證、少陰急下三證,都用不含甘草的大承氣湯,意在避其甘緩,急下以存陰。又如大柴胡湯(小柴胡湯變化而來),為治少陽兼腑實證的名方,現應用於急性膽囊炎、膽結石、急性胰腺炎等病的治療,但其證顯然比小柴胡湯證更為重急,故去小柴胡湯中的甘草之類,增加大黃、枳實等防其甘緩。

3、腎病慎用甘草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靈樞·五味》篇提出:“腎病禁甘。”仲景宗此訓,創制溫補腎陽的“腎氣丸”即不含甘草,後世醫家據此而衍化的腎病諸方,如濟生腎氣丸、右歸丸、左歸丸、六味地黃丸等都未用甘草。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甘草所含的甘草甜素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能促進水、鈉瀦溜和排鉀增加,長期大量應用甘草,會出現水腫、血壓增高、血鉀降低、四肢無力等假醛固酮症,說明“腎病慎用甘草”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結語:現在大家對於甘草這種中藥材應該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吧!甘草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藥材,同時也是一種對於健康很有好處的保健食品,值得大家食用哦!當然,食用甘草一定要注意相關的禁忌,以免損傷自身的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