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味苦, 性微寒, 以根供藥用, 含有丹參酮、異丹參酮、鼠尾草酚、丹參酚、丹參酸甲酯、丹參新酮、原兒茶酫、原兒茶酸、β-乳酸、維生素E等成分。 丹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 為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丹參的乾燥根及根莖。 丹參具有養血安神的功效, 是活血補血的傳統藥材之一。
功效與作用:
丹參具有活血散淤、消腫止血、消炎止痛、調經止痛、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缺血狀況、降低血壓、安神靜心、降血糖和抗菌等功效, 對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血行不暢、跌打損傷、瘡瘍腫痛、心煩失眠、心絞痛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
近代的醫學實驗證明,

食用禁忌:
丹參以表色呈紅色且帶油浸樣, 根條粗壯、纖維少、斷面厚實、氣味重者為佳, 用於滋補一般每次3~5克即可。
丹參忌與醋等酸性食物同食, 醋味甘酸、性溫, 凡酸味之物, 多屬溫熱之性, 而丹參性微寒, 能活血化淤, 擴張血管, 二者功用不和, 故忌同食。
丹參忌與羊肝同食, 羊肝中的鐵、鈣、鎂等離子可與丹參分子中的酮基氧、羥基氧發生反應而形成絡合物, 從而使藥效降低, 故服丹參時忌食羊肝。
此外, 丹參也忌與蔥、藜蘆、牛奶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