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天花粉的炮製方法

天花粉又名栝樓根、花粉。 載《神農本草經》。 系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雙邊栝樓T.rosthornii Harms的乾燥根。 秋、冬二季採挖, 洗淨, 除去外皮, 切段或縱剖成瓣, 乾燥。

炮製方法】《肘後備急方》:“薄切, 炙。 ”《產乳集驗方》:“燒灰。 ”《聖濟總錄》:“搗碎。 ”《小兒藥證直訣》:“用慢火炒焦黃色。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蜜炙。 ”《洪氏集驗方》:“火煆存性。 ”《丹溪心法》:“灑洗。 ”《瘡瘍經驗全書》:“去油色。 ”“酒拌炒。 ”《普濟方》:“酒浸一宿, 焙。 ”現行, 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 大小分檔, 分別浸泡四五成透時, 撈出, 潤透, 切厚片, 乾燥。

【飲片性狀】呈類圓形厚片, 表面白色或淡黃色, 富粉性, 有黃色筋脈點(導管), 略呈放射狀排列。

周邊黃白色或淡棕色。 質堅, 細膩。 無臭, 微苦。

【炮製作用】性味甘、微苦, 微寒。 歸肺、胃經。 具有清熱生津, 消腫排膿功能。 淨制切片後使藥物潔淨, 利於溶出藥效成分, 便於製劑與調劑。 本品多生用, 用於熱病煩渴, 肺熱燥咳, 內熱消渴, 瘡瘍腫毒。 如治腎虛消渴的救活丸(《衛生家寶》);治大風疾內熱積毒的解毒丸(《古今醫統大全》);治鬁核不拘久近, 已破未破的四妙散(《仙拈集》)。 生栝樓根, 搗絞取汁, 時時服之治熱病煩渴, 諸藏不安(《太平聖惠方》)。

【炮製研究】天花粉宋代有火炒焦黃色(《小兒藥證直訣》)、燒灰(《證類本草》)、蜜炙(《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酒拌炒(《瘡瘍經驗全書》)。 元、明有酒洗(《丹溪心法》)、焙乾(《普濟方》)、茯苓皮煮(《普濟方》)、薄荷制(《本草通玄》)、制粉(秋冬采根去皮,

寸切, 水浸, 逐日換水, 四五日取出, 搗泥, 以絹袋濾汁澄粉, 曬乾用)(《本草綱目》)、薑汁浸(《仁術便覽》)。 清代有乳制(《本草述》)、炒黃(《幼幼集成》)、竹瀝制(《良朋彙集》)。 炮製作用論述有:藥性雖冷, 炒焦用之, 乃溫也(《小兒藥證直訣》)。 治偏氙酒浸微煎, 如法服之, 住痛如劫(《本草蒙筌》)。 千金方粉法, 治消渴飲水(《本草綱目》)。 澄濾令極細粉, 去水服方寸匕或作粉粥食之潤燥補虛用之(《本草原始》)。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