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加強人際關係 你必懂的6大職場潛規則

當你是新鮮人的時候, 在一切都是茫然的時候, 如何選擇就業決定著你的未來。 下面給出5個有效建議, 讓你在茫然當中能找到合適的定位

1。 關於上升趨勢VS下降趨勢

在你選擇一分打算穩定下來的工作前, 你可能要思考一下這產業的長期趨勢。 在一個往上趨勢的環境中, 你就算沒甚麼天分與能力, 也很容易會跟著水漲船高。 這包含幾個部分。 比方說產業賺錢時, 你能有分紅的機會。 臺灣高科技產業爆紅的年代, 連當生產線的作業員都有可能致富。 但是那些同時期在較不景氣的金融與傳產公司的同學,

可能工作一樣努力、一樣加班與拼搏, 卻未必得到相同的回報。

再來, 產業受到重視, 表示會不斷有有趣的工作挑戰(如新的案子、新品牌、新產線等)。 更重要的, 當這產業前景看好時, 就可能有很多人願意投資在這領域上。 長期而言, 這領域的相關職缺會越來越多、同領域的夥伴會增加、新技術也會不斷研發出來。 只要你能力不差、工作態度好, 你長期的選擇就會增加。 就算目前待的公司有甚麼萬一, 你也還能跳去別處。

但反過來說, 如果一個產業是在你就業時已經過了顛峰(如現在的電子與資訊), 你可能就得要小心思考一下。 思考一下這產業的榮景還能延續多久?因為35歲之前的你, 若決心要在一個產業中長期待下來,

你很可能會在那邊繼續做30年以上。 如果待下來後的第五年或第十年這產業開始走下坡, 那就尷尬了:要換不一定容易, 待著又越來越沒有競爭優勢, 就可能掉入負螺旋回饋了。

尤其當產業走下坡時, 自己的狀態通常也可能跟著往下溜。 公司可能獲利不如以往、公司可能縮編、公司可能缺少動能、整體產業的相關公司也可能減少。 就算這些縮編沒打到自己, 工作Loading最少可能增加、成就感也可能下降、薪資提升率降低、甚至因為組織變小而更難升遷, 這些都是可預見的。

所以在你在一份工作上穩定下來前, 產業前景恐怕是你優先要思考的問題。

2。 關於核心職位VS非核心職位

核心職位指的是在一間公司裡, 對營運(及營收)有直接幫助的位置。

因為就算使用同樣技能的職缺, 在不同公司裡頭, 都有可能因為是否處在核心位置而影響其權力大小、重視程度、加薪率、以及升遷的暢通度。

比方說, 一間以接案為主的公司。 PM主要是接觸客戶, 所以你若能把客戶搞得服服貼貼, 每次案子都能帶錢回來, 老闆就可能授予你較高的許可權、你有較高的說話分量、資源取得會較容易、你也可能在公司中升到較高的位置。

但若你在另一個非專案導向的公司。 雖然明義上是PM, 但其實可能只是幫忙寫計畫書、做些文書支援、整合其他部門、或甚至只是帶些如幫公司安排員工旅遊這類案子。 做這些, 你就很難在組織中取得強大的支援力量、很難接觸目前工作以外的事情、很難被高層主管注意。

升遷的空間與機會也自然將小的多。

當然, 你若只是想找個安穩的位置待著, 35歲前你待在非核心的位置上, 看似差異不大、薪水可能也不壞。 可是就「長期的競爭力」而言, 你會比另一個在核心職位的PM差的多。 你的眼界與經驗很可能都會越來越不如另一個待在核心職位上的人。 一旦過了35歲, 對方進入管理圈、而你還在做一樣事情時, 差異就會一年比一年增加了!這是因為非核心職位的部門, 升遷空間通常是很有限的。

任何公司中, 90%的有影響力的高階職位, 一定是「核心部門」的人升上去的(財務倒是唯一的例外-就算不是金融產業, 財務部門的主管也有可能進入管理核心)。 舉例而言,

一間做硬體的公司, CEO背景大概不脫業務、工程、設計研發等背景出身。 你幾乎不太會看到CEO是MIS、行政管理、採購、人事出來當的。 至於一間貿易公司, 高階經理人可能多是業務出身;學PM的在那可能就沒甚麼用武之處。

PM的職涯如果對某些人太難想像, 那我舉個更通俗的, 如「設計」好了。 同樣學校畢業的設計人才, 去設計公司的一位, 可能一開始薪水略低, 可是能接觸的層面廣、周圍同樣技能的人也多, 有機會不斷成長。 而且設計是該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他若在設計公司待個十年二十年, 有可能當上總監、甚至公司CEO。 反過來說, 若設計科系畢業卻找個工廠去當網站美工的。 則有可能一開始的薪水較高, 但整個單位可能就只有一個人會用Photoshop, 也只有他會有興趣關注設計圈的事情。更重要的事情是,在那邊做個五年十年,別說CEO了、甚至根本不可能撈到甚麼管理職缺。

這就是核心職位與非核心職位上升空間的差異了。

3。關於深度VS廣度

當然,沒人說你一定要在同一產業待一輩子。Bryan的前篇文章提到,「雞口」很多時候好于「牛後」。若你也是打算採取這樣的出牌策略時,你可能就得考慮一下我這篇接下來要提到的幾件事。

首先請思考深度與廣度這件事。

深度能讓你在一個職位上紮根、往上爬、並擁有安穩感。但缺點在於,長期而言,你往其他領域(甚至同公司其他職位)的切換彈性會縮限。

這點相較於前面談到的兩點,我倒可以給年輕的朋友一個大原則。就是在當你在一份工作上穩定下來後,請最少花三年的時間在那位置上紮根(就是先有深度)。比方說提升該領域所需要的技術與學識技能、多認識那領域的人、認真投入並給別人一個正面與積極的形象。

深度通常是你第一次升遷的關鍵。

但當你開始當一個小主管後,可能就得開始廣度的訓練(尤其是管理知識)。比方說學習專案管理、流程設計、瞭解經營工具、提升溝通能力、強化橫向業務的認識。你是設計部門、就試著往前去瞭解SaleorPre-sale;往後則去瞭解工程部門。你是工程部門、就試著往前瞭解設計部門、採購部門;往後就去試著瞭解QA、QC或是客服的部門。行有餘力,繼續瞭解財務、法務、總務、人事對你掌握一個組織運作的能力是絕對有幫助的。

如果你能在35歲前培養這些經驗、能選到一個上升趨勢的產業、又能處在一個核心職位上,你就有可能比幾乎一半的同學更有競爭力了。

至於過了35歲,你則可以思考Bryan文中建議的:「思考到底要參加哪一個量級的比賽」。必要時,也可以調換到不同部門(或公司)來做嘗試。畢竟有時候,隨著時間演變,原本自己的部門變成了非核心部門,這時候手上的資源也少了。這時候趕快跳去另一個部門、公司、甚至產業,恐怕也就是不得不為的行動了。

職位轉換雖然想像起來難度似乎很高,但某些位置「社會意識」會低估轉職的難度,並在機會上提供不同的差異。比方說,有十年經驗的資深工程師要轉業務,雖然實際上是很難的;但一般人會覺得應該有可能,公司也通常會願意給你這機會。但十年經驗的業務要轉去技術部門,一般人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有那能力,公司也未必敢給。所以選擇一個彈性大的進入點,始終是非常關鍵也重要的一件事!(像我自己當年就是先當工程師,後來則開始當Pre-sale的)

另一個要提醒的是,別太早提升廣度。如果一隻腳沒站穩,卻有太多不同工作的經驗時,往往會造成後面工作的妨害。一個簡單的測試:若到30歲以後,履歷表拿出來還沒有辦法勾劃出一個「有一貫性」的發展路徑時,你將會讓自己只剩下自行創業一條路。

4。關於大公司VS小公司

另一個新鮮人該思考的是你想為自己累積甚麼東西。

大公司提供了某種虛幻式的生涯保障,好像能有組織的學習與成長。但實際上大公司分工很細,有可能你進去三年了,做的事情只是一個無聊的小事情(如不斷幫新人加保;或是不斷幫新人裝電腦)。若你沒有太大的工作野心,找個在上升趨勢的大公司,做些簡單的小事,機會就只能一股腦的賭在經濟產業未來的榮景上。唔,我也不會說這不好,畢竟確實很多人採取這策略。

唯一的問題,只在於35歲後,這選擇的風險有可能越來越高-如果產業沒有爆發力、自己又還是只當個小職員時,突破的機率就越來越小。畢竟大公司有能力的人多,卡位激烈、升遷並不易。

小公司則因為人少,所以若你有能力,其實很容易出頭。你若真有能力,六個月到一年內就有可能掌握到足夠的資源。像我每次跟來找我抱怨工作的年輕朋友都會建議,你若真覺得自己能力被埋沒,就去小公司試試看。如果一年內一樣沒能出頭,那保證就不是沒有伯樂的問題了…(笑)

小公司因為人少,所以有可能甚麼事情都得自己來。要找個包商,從詢價電話開始就得自己打、提需求也是自己、甚至寫合約看合約也是你自己、執行時監工怕也是自己、甚至最後廠商要請款、跟會計連絡怕也得是你自己(這其實不就是PM了嗎?所以小公司主管更該學專案管理)。但好處在於,你若自己願意學,常常一下子就能把整件事情從頭到尾都摸過,個人成長性絕對較高。而且你若辦事能力強,一下子學會且能辦得服服貼貼,老闆一定重用你。所以如果你真有能力,半年到一年左右必然就能出頭。

另外一個間接好處是,小公司出身的、真做出點成績,你能繼續待著、能創業、也能去大公司。但大公司若待到40歲之後的,幾乎會沒辦法去小公司了。因為很多基礎的事情別人都幫忙你處理妥當了,一旦出去會發現甚麼都要自己來。可是這時候你不可能真的還自己去做所有這些雜事(也很難重頭學起),工作成果就會落差很大。我自己看過好幾個大公司抱著光環出來小公司當高階主管或是帶個案子的,幾乎結果都不太好。

5。關於興趣VS第二專長

再來我要提醒,年輕人不要用興趣來決定自己的工作。因為你最有興趣的,未必是客觀上最有長期發展的一個產業領域。你可能投入很多心血,可是社會並不給你任何回報。這一方面在經濟上打擊了自己,另一方面也消磨了自己對興趣的那份感情。

能的話,儘量把自己的第二擅長的能力當成選工作的優先考量。第二專長雖然未必是我們最喜歡的;但這最少能在經濟上帶來回報。而帶來回報後,拿收入繼續滋養我們的興趣,其實是風險最小的一條路。你一方面提升第二專長的競爭力,也透過這樣子繼續滋養你的第一專長。萬一你這第二專長的選擇不成功,你還能退一步繼續用你的興趣與熱情,去開拓另一條路。這也是增加自己彈性的一種做法。這也是一種人生層面的風險管理!

詳細這概念我之前另外寫過一篇文章「人生的風險管理」,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6。關於人多VS人少

上面給的建議,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既有規則上的出牌原則。但我與Bryan一直的相信就是,你走在人多的地方,其實就已經很難在地上撿到黃金了(請參考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特別寫給還在學的讀者看))。找一條能累積深度、有前景、培養自己多方能力的路,恐怕才是下一時代勝負的關鍵。

當然,聽我這樣講,有人可能質疑,這選擇有這麼好找嗎?

我的感覺是,時代是一直輪替的。當過去10年大家都一窩蜂來讀大學研究所時,技術性的人才其實已經越來越缺乏。像最近一些被廣泛報導(或檯面上)成功的人、如吳寶春、牛爾、九把刀、或昨天Bryan在FB粉絲團分享的三星主廚等這類人,做的並非是甚麼了不起的高深知識。都是你我願意去學也做得到的事情。

只是他們選擇一個跟別人略為不同的路、嘗試一個不同于傳統的運作模式、加上認真、投入、以及付諸時間,最後就成為一個頂端的星星。

我不覺得現在社會比之前更難混。我相信這社會還是會對願意投入的人提供充分的養分。唯一只在於,你想怎麼樣去爭取。但肯定的事情是,若你只是想跟著別人屁股後面走,你就很難突然跑到前頭去。給自己正面觀點,並嘗試不一樣的路線,恐怕才是年輕人應該嘗試的路。(也請參考Bryan要收穫,就別灌溉雜草)

結論

環顧四周,有人混的好、有人混的差。我要提醒的是,不要極端的把別人混的好與壞都歸咎於運氣;但同樣的,也不用消極的認為是因為別人天賦比我們好。

選擇的路線其實一樣重要。

因為有些路線真的比較好走,你能取得較大的槓桿;順風的路、不用用力劃槳也能一帆風順,是所謂事半功倍。但有些路真的崎嶇的多,你很難取得勝例所需的資源;逆風行駛、用力划船都可能翻船到轉,是所謂的事倍功半。

而到底甚麼策略適合自己?其實是年輕人應該在畢業後的三年內,好好思考,並付諸實行的!

也只有他會有興趣關注設計圈的事情。更重要的事情是,在那邊做個五年十年,別說CEO了、甚至根本不可能撈到甚麼管理職缺。

這就是核心職位與非核心職位上升空間的差異了。

3。關於深度VS廣度

當然,沒人說你一定要在同一產業待一輩子。Bryan的前篇文章提到,「雞口」很多時候好于「牛後」。若你也是打算採取這樣的出牌策略時,你可能就得考慮一下我這篇接下來要提到的幾件事。

首先請思考深度與廣度這件事。

深度能讓你在一個職位上紮根、往上爬、並擁有安穩感。但缺點在於,長期而言,你往其他領域(甚至同公司其他職位)的切換彈性會縮限。

這點相較於前面談到的兩點,我倒可以給年輕的朋友一個大原則。就是在當你在一份工作上穩定下來後,請最少花三年的時間在那位置上紮根(就是先有深度)。比方說提升該領域所需要的技術與學識技能、多認識那領域的人、認真投入並給別人一個正面與積極的形象。

深度通常是你第一次升遷的關鍵。

但當你開始當一個小主管後,可能就得開始廣度的訓練(尤其是管理知識)。比方說學習專案管理、流程設計、瞭解經營工具、提升溝通能力、強化橫向業務的認識。你是設計部門、就試著往前去瞭解SaleorPre-sale;往後則去瞭解工程部門。你是工程部門、就試著往前瞭解設計部門、採購部門;往後就去試著瞭解QA、QC或是客服的部門。行有餘力,繼續瞭解財務、法務、總務、人事對你掌握一個組織運作的能力是絕對有幫助的。

如果你能在35歲前培養這些經驗、能選到一個上升趨勢的產業、又能處在一個核心職位上,你就有可能比幾乎一半的同學更有競爭力了。

至於過了35歲,你則可以思考Bryan文中建議的:「思考到底要參加哪一個量級的比賽」。必要時,也可以調換到不同部門(或公司)來做嘗試。畢竟有時候,隨著時間演變,原本自己的部門變成了非核心部門,這時候手上的資源也少了。這時候趕快跳去另一個部門、公司、甚至產業,恐怕也就是不得不為的行動了。

職位轉換雖然想像起來難度似乎很高,但某些位置「社會意識」會低估轉職的難度,並在機會上提供不同的差異。比方說,有十年經驗的資深工程師要轉業務,雖然實際上是很難的;但一般人會覺得應該有可能,公司也通常會願意給你這機會。但十年經驗的業務要轉去技術部門,一般人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有那能力,公司也未必敢給。所以選擇一個彈性大的進入點,始終是非常關鍵也重要的一件事!(像我自己當年就是先當工程師,後來則開始當Pre-sale的)

另一個要提醒的是,別太早提升廣度。如果一隻腳沒站穩,卻有太多不同工作的經驗時,往往會造成後面工作的妨害。一個簡單的測試:若到30歲以後,履歷表拿出來還沒有辦法勾劃出一個「有一貫性」的發展路徑時,你將會讓自己只剩下自行創業一條路。

4。關於大公司VS小公司

另一個新鮮人該思考的是你想為自己累積甚麼東西。

大公司提供了某種虛幻式的生涯保障,好像能有組織的學習與成長。但實際上大公司分工很細,有可能你進去三年了,做的事情只是一個無聊的小事情(如不斷幫新人加保;或是不斷幫新人裝電腦)。若你沒有太大的工作野心,找個在上升趨勢的大公司,做些簡單的小事,機會就只能一股腦的賭在經濟產業未來的榮景上。唔,我也不會說這不好,畢竟確實很多人採取這策略。

唯一的問題,只在於35歲後,這選擇的風險有可能越來越高-如果產業沒有爆發力、自己又還是只當個小職員時,突破的機率就越來越小。畢竟大公司有能力的人多,卡位激烈、升遷並不易。

小公司則因為人少,所以若你有能力,其實很容易出頭。你若真有能力,六個月到一年內就有可能掌握到足夠的資源。像我每次跟來找我抱怨工作的年輕朋友都會建議,你若真覺得自己能力被埋沒,就去小公司試試看。如果一年內一樣沒能出頭,那保證就不是沒有伯樂的問題了…(笑)

小公司因為人少,所以有可能甚麼事情都得自己來。要找個包商,從詢價電話開始就得自己打、提需求也是自己、甚至寫合約看合約也是你自己、執行時監工怕也是自己、甚至最後廠商要請款、跟會計連絡怕也得是你自己(這其實不就是PM了嗎?所以小公司主管更該學專案管理)。但好處在於,你若自己願意學,常常一下子就能把整件事情從頭到尾都摸過,個人成長性絕對較高。而且你若辦事能力強,一下子學會且能辦得服服貼貼,老闆一定重用你。所以如果你真有能力,半年到一年左右必然就能出頭。

另外一個間接好處是,小公司出身的、真做出點成績,你能繼續待著、能創業、也能去大公司。但大公司若待到40歲之後的,幾乎會沒辦法去小公司了。因為很多基礎的事情別人都幫忙你處理妥當了,一旦出去會發現甚麼都要自己來。可是這時候你不可能真的還自己去做所有這些雜事(也很難重頭學起),工作成果就會落差很大。我自己看過好幾個大公司抱著光環出來小公司當高階主管或是帶個案子的,幾乎結果都不太好。

5。關於興趣VS第二專長

再來我要提醒,年輕人不要用興趣來決定自己的工作。因為你最有興趣的,未必是客觀上最有長期發展的一個產業領域。你可能投入很多心血,可是社會並不給你任何回報。這一方面在經濟上打擊了自己,另一方面也消磨了自己對興趣的那份感情。

能的話,儘量把自己的第二擅長的能力當成選工作的優先考量。第二專長雖然未必是我們最喜歡的;但這最少能在經濟上帶來回報。而帶來回報後,拿收入繼續滋養我們的興趣,其實是風險最小的一條路。你一方面提升第二專長的競爭力,也透過這樣子繼續滋養你的第一專長。萬一你這第二專長的選擇不成功,你還能退一步繼續用你的興趣與熱情,去開拓另一條路。這也是增加自己彈性的一種做法。這也是一種人生層面的風險管理!

詳細這概念我之前另外寫過一篇文章「人生的風險管理」,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6。關於人多VS人少

上面給的建議,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既有規則上的出牌原則。但我與Bryan一直的相信就是,你走在人多的地方,其實就已經很難在地上撿到黃金了(請參考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特別寫給還在學的讀者看))。找一條能累積深度、有前景、培養自己多方能力的路,恐怕才是下一時代勝負的關鍵。

當然,聽我這樣講,有人可能質疑,這選擇有這麼好找嗎?

我的感覺是,時代是一直輪替的。當過去10年大家都一窩蜂來讀大學研究所時,技術性的人才其實已經越來越缺乏。像最近一些被廣泛報導(或檯面上)成功的人、如吳寶春、牛爾、九把刀、或昨天Bryan在FB粉絲團分享的三星主廚等這類人,做的並非是甚麼了不起的高深知識。都是你我願意去學也做得到的事情。

只是他們選擇一個跟別人略為不同的路、嘗試一個不同于傳統的運作模式、加上認真、投入、以及付諸時間,最後就成為一個頂端的星星。

我不覺得現在社會比之前更難混。我相信這社會還是會對願意投入的人提供充分的養分。唯一只在於,你想怎麼樣去爭取。但肯定的事情是,若你只是想跟著別人屁股後面走,你就很難突然跑到前頭去。給自己正面觀點,並嘗試不一樣的路線,恐怕才是年輕人應該嘗試的路。(也請參考Bryan要收穫,就別灌溉雜草)

結論

環顧四周,有人混的好、有人混的差。我要提醒的是,不要極端的把別人混的好與壞都歸咎於運氣;但同樣的,也不用消極的認為是因為別人天賦比我們好。

選擇的路線其實一樣重要。

因為有些路線真的比較好走,你能取得較大的槓桿;順風的路、不用用力劃槳也能一帆風順,是所謂事半功倍。但有些路真的崎嶇的多,你很難取得勝例所需的資源;逆風行駛、用力划船都可能翻船到轉,是所謂的事倍功半。

而到底甚麼策略適合自己?其實是年輕人應該在畢業後的三年內,好好思考,並付諸實行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