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食癖又稱異食症, 是人們在攝食過程中, 出現一種持殊的嗜好或食欲倒錯現象, 即進食非食物、無營養價值的異物或一味食用某種食物而排斥其他任何食物。 異食癖常見於1歲半至6歲的兒童, 男多於女。
常見的食用異物有:牆皮、書本、紙屑、泥土、炭渣、小石子、磚頭、野草、生米、布類、玻璃、油漆及毛髮等。
異食癖病因尚不清楚, 有研究認為發生早期因兒童無人照顧, 擅自吞食異物, 日久成為習慣, 形成恒定的條件反射;也有人認為與體內缺乏微量元素鐵有關, 如因缺鐵, 缺鋅等引起或腸道寄生蟲、精神發育不全、精神分裂症所致;亦有人認為該病是心因性的,
異食癖常有缺鐵、缺鋅病史, 有的患鼻出血或痔瘡失血。 有的病人是月經過多或其他原因的貧血, 當補充了鐵劑或鋅劑以後, 不少入的異食現象得到改善或消除。 但也有少數病人經治療以後, 身體不再缺鐵、缺鋅, 但異食行為並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