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期慢性心理疾病患者該怎樣治療?

心岸姐姐:我媽媽今年五十多歲了, 從30多歲患抑鬱症, 至今20多年了, 一開始常年吃藥, 藥物沒有治療好, 現在她什麼藥都不願意吃了, 天天只在家睡覺, 活得生不如死, 這樣的慢性老病號該怎麼治療呢?請求您給我一些建議。

心岸(張徐彥)解惑:類似這位元老母親的情況, 在社會中的確存在不少啊。 心理疾患對人的生活和健康的破壞和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慘重。 這類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給無數家庭帶來很大的負擔和壓力。 像這類情況, 一開始治療應該沒有把握好方向, 比如僅靠藥物治療, 對於心理治療沒有任何輔助,

人格得不到成長和完善, 靠藥沒有效果, 就慢慢發展成了慢性病症, 人格缺陷也就越來越明顯, 症狀也會越來越泛華和嚴重。 這個情況和老百姓對心理疾病的認識不足有一定的關係, 大家比較熟悉身體疾病, 以為不用自己做任何努力, 等著吃藥就好了。 這種心理下失去了自我拯救的主動性, 同時心理諮詢的發展不成熟, 還沒有人去真正重視心理健康, 只是跑醫院, 看下就完了。 之後就長期在家待下去了。

很痛苦, 心岸也非常理解。 一般情況下如果患者還有些文化程度, 就是能保證交流和交談, 可以嘗試心理諮詢, 增加心理調節能力, 至少意識上給予一些影響, 從行為上做出一些改善, 改變生活方式,

積極精神支持下慢慢緩解症狀, 至少起緩解作用, 同時依然要配合藥物治療, 對藥的效果完全取決於心理上對藥的認同, 只要不失去治療的信念, 就有機會好轉。 這樣的慢性老病友, 心岸還是告訴大家別失去信心, 還是積極的去分析病症, 認識清楚, 不管人生遭到了多大的影響和破壞, 都積極面對現實, 人是靠靈魂來生活的, 精神生活只要去努力, 都會有一片希望的明天。 尤其年輕一些的朋友, 中青年, 知性上好一些, 更適合增加心理治療, 加藥, 堅持下去。 不管是藥, 還是心理治療, 都需要時間, 都不能過於焦急, 一看沒有效果馬上就停止了。 其實凡事都需要一個過程, 畢竟人格缺陷如果明顯, 這個治療真的是長期的,
一定有心理上的準備, 只要不放棄, 願意去努力, 去完善自我, 對於症狀能掌握一些方法, 主動的去調節, 自然都會有所突破。

以緩解為目的, 慢慢的來。 多看書, 比如森田正馬的書可以看, 森田的書不僅是療法, 更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修煉, 可以多悟, 一定不能眼高手低, 什麼都試試, 什麼都放棄, 這樣如何好呢?選擇合適你的心理諮詢師, 並選擇瞭解你的精神科醫師, 藥物加上心理治療, 長期堅持下看看, 一定能夠有所緩解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