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中醫對肝癌的辯證論治與基本方

中醫對肝癌的治療辯證論治, 分為肝氣鬱結、氣滯血淤、肝膽濕熱、脾虛濕困、肝腎陰虛等五種證型。 前面我們瞭解了前二型, 現介紹後面三型的辯證論治與基本方。

1.濕熱蘊結

主證:黃疸, 發熱口渴, 口幹口苦, 納呆, 噁心欲吐, 小便黃赤, 大便秘結, 脘腹脹滿, 舌苔黃膩, 舌質紅, 脈象弦滑數等。

治則:清熱利濕, 解毒消結。

方藥:茵陳蒿東加味。 大黃9g, 梔子9g, 茵陳30g, 赤芍15g, 夏枯草15g, 半枝蓮15g, 半邊蓮15g, 白花蛇舌草30g, 蜀羊泉30g, 豬苓15g等。

加減:腹脹, 喘息氣短, 小便量少, 腹水, 下肢水腫者加車前子15g, 商陸10g;噁心嘔吐者加竹茹、姜半夏, 陳皮各10g, 代赭石20g;嘔血、便血者加白茅根、側柏炭各10g。

2.脾胃虛弱

主證:神疲乏力, 形體消瘦, 腹大痞滿, 顏面和四肢浮腫, 納差, 噁心, 腹脹腹瀉, 舌質淡胖, 苔白膩, 脈緩。

治則:補脾益氣。

方藥:四君子東加味。 黨參15g, 黃芪20g, 白術15g, 豬茯苓各15g, 甘草6g, 陳皮12g, 淮山藥15g, 苡仁30g, 半夏9g, 木香9g, 砂仁9g, 厚樸12g等。

加減:胸悶者加柴胡、枳殼各6g, 便溏者加焦楂曲、煨葛根各9g, 兼有血淤者可加莪術、桃仁、紅花各10g。

3.肝腎陰虛

主證:低熱或潮熱盜汗, 脅腹疼痛, 綿綿不休, 形體贏瘦, 腹大脹滿, 口渴心煩, 或鼻衄齒衄, 或便血, 皮下淤斑, 舌質紅少苔, 脈虛細而數。

治則:養血疏肝, 滋陰補腎。

方藥:一貫煎加減。 生熟地各15g, 山藥15g, 山茱萸12g, 丹皮12g, 赤芍12g, 枸杞子15g, 當歸15g, 制龜板15g, 制鱉甲15g, 土鼈蟲10g。

加減:黃疸尿少者加茵陳30g, 梔子12g, 澤瀉、車前子、大腹皮各12g;脅痛加元胡、烏藥、川楝子各10g。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