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雖然西醫和西藥比較普遍,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還是認為要吃中藥病才能好,這是因為中藥能夠治本。 白牛膽根就是中藥的一種,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關於白牛膽根的小常識吧。
【別名】 山白芷、土白芷、小茅香、黑骨風、尋骨風、鐵杆香、白麵風根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
【原形態】 羊耳菊 亞灌木, 高70-200cm, 根莖粗壯, 多分枝。 莖直立, 粗壯, 全株被汙白色或淺褐色絹狀或棉狀密茸毛, 上部或從中部起有分枝。 下部葉在花期脫落後留有被白色或汙白色綿毛的腋芽。 葉互生;中部葉有長約0.5cm的柄, 上產葉無柄;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
【性狀】 性狀鑒別 根頭部常殘留短小地上莖。 根呈圓柱形, 有分枝, 長2-5cm, 直徑0.3-1.5cm。 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 有稀疏鬚根或鬚根脫落殘痕。 根皮薄, 刮去表皮則呈灰褐色而有油性。 質堅硬, 切斷面木質部灰黃色,
【性味】 味辛;甘;性溫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止咳定喘;行氣止痛。 主風寒感冒;咳嗽;哮喘;頭痛;牙痛;胃痛;疝氣;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白帶腎炎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15-30g。 外用:適量, 研末撒敷。
【注意】 服藥期間禁食酸、辣食物。
【摘錄】 《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的白牛膽根相關介紹,相信大家在看過之後就能夠有所瞭解了。 在知道白牛膽根的功效和作用後就可以根據自身體質來調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