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是一種大家都見過的急救技術, 至少在電視上是都見過的。 但是, 心肺復蘇這種看似簡單卻又技術性十足的急救術, 你瞭解多少呢?
心肺復蘇, 是一種搶救各種原因引起的心搏驟停的急救技術, 而心搏驟停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預計的情況和時間內心臟突然停止搏動, 從而導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迴圈突然中止, 引起全身組織細胞嚴重缺血、缺氧和代謝障礙, 如不及時搶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搏驟停不同於任何慢性病終末期的心臟停搏, 若及時採取正確有效的復蘇措施,
心搏驟停一旦發生, 如得不到即刻及時地搶救復蘇, 4~6min後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 超過10min則基本喪失生還希望。 因此心搏驟停後的心肺復蘇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
這種時間上的迫切要求大大限制了專業醫務人員能及時到達現場實施CPR的可能性。 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熟練掌握這項技術, 那麼每年可能就有數十萬個家庭免去失去親人的悲痛。 如果你對這個技術非常感興趣, 那麼就來簡單的來瞭解一下吧(而且希望你永遠也不會用到)。
什麼時候才會用到它?
CPR是為了挽救心搏驟停的患者, 只有當我們遇到心搏驟停的患者才會用到它。 所以怎樣判斷患者是否心搏驟停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
心搏驟停的識別一般並不困難, 最可靠且出現較早的臨床徵象是意識突然喪失和大動脈搏動消失(一般數秒到數十秒就可出現上述症狀), 一般用力拍打患者肩膀並大聲呼喊以判斷意識是否存在, 以食指和中指觸摸頸動脈(在喉結兩側, 你現在就可以觸摸感覺一下)以感覺有無搏動, 如果二者均不存在, 就可做出心搏驟停的診斷, 並應該立即實施初步急救和復蘇(一般判斷時間5-8秒即可, 不超過10秒)。 因為這項技術對時間上的迫切要求, 所以不要在判斷上浪費過多的時間。
應該特別注意的是, 在實施CPR之前, 你要保證自己的安全, 例如患者是觸電導致心搏驟停的, 不要忘記切斷電源,
具體我該怎麼做?
在說明這個問題之前, 我們可以先瞭解一下CPR的基本內容, 狹義的CPR包含有3個內容:開放氣道, 人工呼吸還有胸外按壓。 廣義的心肺復蘇則包含了以下5種:(1)立即識別心臟停搏並啟動應急反應系統;(2)儘早實施心肺復蘇CPR, 強調胸外按壓;(3)快速除顫;(4)有效的高級生命支持;(5)綜合的心臟驟停後治療。 而我們要說的主要是狹義上的CPR。
幻想一下, 有一天你獨自悠閒的走在路上。 一個碩壯的青年突然臉色蒼白, 緩緩倒在地上。 在確定周圍環境沒有危險後, 你上去大聲拍打呼喊他, 卻沒有回應, 頸動脈也摸不到搏動。 這時, 你該怎麼辦呢?
或許你會立即使用你優秀的CPR技術, 來挽救他年輕的生命。 但是先等一下, 你首先要明白, 完成一次高品質的心肺復蘇需要太多的體力及注意事項(假如你身強力壯, 也許你就可以支援1~2分鐘的標準按壓了), 而且你並沒有專業的設備保證後續的治療。 所以, 第一步, 你應該求助, 撥打急救電話或者身邊的任何一個人來協助你。
完成這些步驟, 你就可以開始心肺復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