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半野生豬苓栽培防旱保水

豬苓為多孔菌科真菌, 其地下菌核是稀有中藥材, 有利尿滲濕、通淋退腫等功效。 豬苓多以野生品供應市場, 野生豬苓分佈於海拔1000~2000米的山區。 近幾年, 隨著豬苓產區過度採挖, 野生資源銳減, 豬苓供求矛盾日趨突出。 本文介紹一種林下半野生栽培豬苓的技術。

選地:豬苓依靠蜜環菌提供營養, 而蜜環菌是活性微生物, 必須寄生或腐生在樹木上。 豬苓優質高產的關鍵是豬苓與蜜環菌和諧共生, 因此, 選地時必須考慮到豬苓賴以生存的植被條件。 次生的小灌木薪炭林最適宜栽種豬苓, 疏鬆肥沃的腐殖土、溫度6℃~30℃、土壤濕度30%~50%、空氣相對濕度65%~85%的環境最適宜生長豬苓。

栽植期:蜜環菌侵入豬苓菌核後, 菌核表現為白、灰、黑3種顏色, 俗稱白苓、灰苓和黑苓, 大體代表了豬苓生長當年、翌年、第3年的生育階段。 採挖野生豬苓作種苓, 除冬季結凍期不能栽種外, 其他時間都可以栽種。 翻栽人工栽培的豬苓, 以3~5月最適宜, 此期頭年新生長的白苓都變成灰苓, 正適合做種。

下種量:豬苓菌核有大有小, 栽植前可將大塊菌核由離層或菌核的細腰處分開, 分成100~150克的小塊, 每穴下種1~2塊。

栽種方法:在灌木樹叢旁邊挖深10釐米左右、長30釐米的小坑, 能見到有較粗的樹根及交錯生長的毛細樹根。 在坑底先鋪一層半腐爛的潮濕樹葉和樹枝, 平放入一根菌材,

豬苓菌核夾在樹根與菌材之間, 然後再蓋一層樹葉, 覆土填平穴, 穴頂再蓋一層較厚樹葉。

林間管理:林區半野生栽培豬苓, 不需要特殊管理。 但夏季豬苓生長旺季如遇乾旱, 可引水澆灌。 半野生栽培豬苓的管理關鍵, 是每年春季在栽培穴頂加蓋一層樹葉, 可大大降低土壤水分蒸發, 防旱保水。 同時腐爛後的樹葉又可補充和增加土壤中有機質, 提高土壤肥力和豬苓產量。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