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造成梅毒的原因有哪些

梅毒是一種對人體有很多大傷害的疾病, 梅毒這個疾病, 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因為這個疾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性病, 給患者及其家人都帶來了很大影響。 並且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這就給患者帶來了更大的麻煩。 造成梅毒的原因有哪些?

梅毒是由蒼白螺旋體即梅毒螺旋體引起的, 梅毒螺旋體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微生物, 含有很多抗原物質。 電鏡下梅毒螺旋體的最外層為外膜, 外膜內是胞漿膜, 兩者之間是鞭毛。

梅毒螺旋體從完整的粘膜和擦傷的皮膚進入人體後, 經數小時侵入附近淋巴結,

2-3日經血液迴圈播散全身, 因此, 早在硬下疳出現之前就已發生全身感染及轉移性病灶, 所以潛伏期的病人或早期梅毒病人血液都具有傳染性。 潛伏期長短與病原體接種的數量成反比, 一般來說, 每克組織中的螺旋體數目至少達107, 才會出現臨床病灶, 若皮內注射106的螺旋體, 則常在72小時內出現病灶。 給自願者接種, 計算出本病半數感染量(ID50)是57個病原體, 平均接種500-1000個感染的病原體即可造成發病。 人和家兔的實驗接種顯示從接種到出現原發性病灶的時間很少超過6個月, 在這個潛伏期內用低於治癒量的治療方案可以延緩硬下疳的發生, 但是否能減少全身病變的最終發展還未肯定。

梅毒侵入人體後, 經過2-3周潛伏期(稱第一潛伏期),

即發生皮膚損害(典型損害為硬下疳)這是一期梅毒。 發生皮膚損害後, 機體產生抗體, 從兔實驗性梅毒的研究證明, 梅毒初期的組織學特徵是單核細胞侵潤, 在感染的第6天, 即有淋巴細胞浸潤, 13天達高峰, 隨之巨噬細胞出現, 病灶中浸潤的淋巴細胞以T細胞為主, 此時, 梅毒螺旋體見於硬下疳中的上皮細胞間隙中, 以及位於上皮細胞的內陷或吞噬體內, 或成纖維細胞、漿細胞、小的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之間及淋巴管和局部淋巴結中。 由於免疫的作用, 使梅毒螺旋體迅速地從病灶中消除, 在感染的第24天后, 免疫螢光檢測未發現梅毒螺旋體的存在。 螺旋體大部分被殺死, 硬下疳自然消失, 進入無症狀的潛伏期,
此即一期潛伏梅毒。 潛伏梅毒過去主要用血清試驗來檢測, 現在應用基因診斷能快速、準確的檢測出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