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醫辨證治貧血

氣血虧虛型:症見面色無華或萎黃, 指甲色淡, 頭暈目眩, 心悸眠差, 神疲乏力, 手足發麻, 女子月經量少或推後, 舌淡, 脈細弱。 多見於久病、失血及婦女產後或月經過多者。 治宜益氣養血, 健脾養肝。 可選四物湯合當歸補血東加味, 常用方藥:黃芪20克, 當歸、熟地黃、白芍、制首烏、枸杞各15克, 川芎、白術各10克, 炙甘草6克。 成藥有四物顆粒、當歸補血丸、歸脾丸等。

脾胃虛弱型:症見體質羸弱, 面色萎黃, 口唇色淡, 爪甲無華, 納差, 腹脹, 便溏, 舌淡, 苔薄白膩, 脈沉細。 多見於慢性胃腸病患者及婦女、兒童。 治宜健脾和胃, 益氣養血。 可選香砂養胃丸合當歸補血東加減,

常用方藥:黨參、黃芪、茯苓、當歸、雞內金各15克, 白術、陳皮、半夏、木香各10克, 砂仁(後下)、炙甘草各6克。 成藥有四君子顆粒、人參健脾丸、啟脾丸等。

脾腎陽虛型:症見面色萎黃或蒼白無華, 形寒肢冷, 唇甲色淡, 周身虛浮, 腰膝冷痛, 便溏或五更瀉, 小便清長, 舌淡胖或有齒痕, 脈沉細。 多見於久病及老年人。 治宜益氣健脾, 溫補腎陽。 可選實脾飲合四神丸加減, 常用方藥:黃芪、茯苓、菟絲子、鹿角膠(烊化)各15克, 制附子(先煎)、白術、大腹皮、厚樸、補骨脂、當歸、木瓜各10克, 肉桂、炙甘草各6克。 成藥有桂附地黃丸、右歸丸、四神丸等。

肝腎陰虛型:症見唇甲色淡, 頭暈耳鳴, 兩目乾澀, 面部烘熱, 咽幹口燥, 脅肋隱痛, 五心煩熱, 或有潮熱盜汗,

舌紅少津, 少苔或無苔, 脈細數。 多見於久病及老年人。 治宜滋養肝腎, 養血清熱。 可選杞菊地黃湯、四物湯、二至丸化裁, 常用方藥:熟地20克, 當歸、白芍、女貞子、旱蓮草各15克, 山茱萸、山藥、枸杞、牡丹皮、茯苓各10克, 炙甘草6克。 成藥有杞菊地黃丸、大補陰丸、左歸丸等。

必須說明, 貧血多為其他疾病的一種症狀, 在辨治貧血的同時, 要積極治療原發病, 方可取得好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
  • 2回答

    中醫要辯證治療食管癌嗎?

    食道癌早期常無明顯症狀,僅感不適,隨著病情的發展出現進行性咽下困難,先是難咽幹的食物,繼而是半流質食物,最後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常吐黏液樣痰,為下嚥的唾液和食管的分泌物。患者逐漸消瘦、脫水、無力。持...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