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的時候很少的人會出現夢遊, 人在睡眠時, 整個身體處於休息的狀態。 倘若有大腦出現神經細胞仍然處於興奮狀態, 就會出現夢遊了。 那麼, 晚上夢遊是怎麼回事呢?
夢游是睡眠中自行下床行動, 而後再回床繼續睡眠的怪異現象。 在神經學上是一種睡眠障礙, 症狀一般為在半醒狀態下在居所內走動, 但有些患者會離開居所或作出一些危險的舉動。 研究表明, 夢遊主要是人的大腦皮層活動的結果。 大腦的活動, 包括“興奮”和“抑制”兩個過程。 通常, 人在睡眠時, 大腦皮質的細胞都處於抑制狀態之中。
夢遊主要是人的大腦皮層活動的結果。 大腦的活動, 包括“興奮”和“抑制”兩個過程。 通常, 人在睡眠時, 大腦皮質的細胞都處於抑制狀態之中。 倘若這時有一組或幾組支配運動的神經細胞仍然處於興奮狀態, 就會產生夢遊。 夢遊只要不是腦器質性病變引起的, 不需治療。 如果頻繁發生, 可請醫生用些鎮靜劑。 恐懼、焦慮易使夢遊症加重, 這就要設法消除恐懼、焦慮心理。
常人認為, 夢遊者大概像瞎子一樣四處亂撞, 其實夢遊者眼睛是半開或全睜著的, 他們走路姿勢與平時一樣。 常人還認為夢遊者膽子奇大, 敢做一些驚險恐怖的動作, 其實夢遊者很少做越出常規的事, 夢游時也極少作出傷害性的進攻行為。 當然, 夢游者有時由於注意力分散偶爾會跌倒碰傷。 常人還有一種偏見, 認為不可隨便去喊醒夢遊者, 因為夢遊者忽然驚醒會嚇瘋的。 事實上, 夢遊者很難被喚醒, 即使被喚醒了, 他也不會發瘋, 只是感到迷惑不解而已。 還有人認為夢遊事實上是在做夢, 可心理學家觀察到:夢遊往往發生在做夢很少的非快速眼動期。
夢遊是一種與睡眠有關的腦功能障礙。 在正常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