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某, 女, 69歲。 2011年5月2日初診。 自述盜汗12年。 現淩晨2點至4點每每醒來, 發現身上汗如水澆, 濕透衣衫, 渾身乏力, 平時口幹苦, 手腳心發熱, 苔薄黃, 脈弦數。 邱明義辨為陰虛火旺, 迫津外出之證, 治以滋陰降火, 固表止汗, 方以當歸六黃東加減。 處方:生黃芪30克, 生地30克, 當歸15克, 白芍20克, 黃柏10克, 黃芩15克, 浮小麥30克, 煆龍骨、煆牡蠣各30克, 山萸肉30克, 海螵蛸30克, 五味子15克。 7 劑, 水煎服。 日1劑, 分3次服。
二診:汗出減少, 口幹苦, 苔薄黃, 脈弦數。 于上方加黃連10克, 石斛15克以加強清熱滋陰之力。 7劑, 水煎服。
三診:患者自述汗出大減, 口微幹苦, 苔薄白, 脈弦。
按:患者盜汗12年, 又口幹苦, 手腳心發熱, 苔薄黃, 脈弦數, 由陰虛火旺, 迫津外出所致。 故以當歸六黃湯滋陰降火, 固表止汗, 又加白芍、山萸肉、浮小麥、五味子滋陰止汗, 海螵蛸、煆龍骨、煆牡蠣收斂固澀。 盜汗一證, 邱明義多用當歸六黃東加減治療, 常合生脈散、牡蠣散、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