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獨生子女有哪些心理問題

方法步驟:

01 獨立性差, 依賴心理強 對父母、家庭的過度依賴, 是獨生子女的大多具有的通病, 這主要是家長的過度管制造成的。 獨生子女的家庭由於只有一個孩子, 父母在生活上一切事情都大包大攬, 除了學習以外的任何事, 都不讓孩子做, 這種保護超出了孩子的需要, 久而久之, 獨生子女就不願意主動的處理問題, 對父母就越來越依賴。

02 “獨我”心理 “獨我”行為在孩子的心目中, 家裡的一切都理所當然是我的, 好像從來沒有感受到別人的需要。 我的小床、我的電子琴、我的玩具、我的食品, 好像沒有什麼東西不是我的。

一個第一次隨爸爸出遠門的孩子看到火車茶桌上別人的食品拿起來就吃, 就是一種典型的“獨我”行為。

03 更顯嬌氣 身體和心理的嬌氣嬌氣往往只被人理解為行為上的撒嬌、耍賴, 其實嬌氣意味著軟弱無能。 現代家長往往忽視耐寒、吃苦、負重對孩子意志培養的重要性, 這是人賴以生存的重要能力, 可惜的是獨生子女得不到方面的鍛煉。 有人歎息, “現在的男孩、女孩已經沒有上一輩人剛強了”, 這句話並不是聳人聽聞。 受了別的孩子的氣就跑到家裡向媽媽發火, 老師要他沖洗廁所就哭鼻子, 這都是沒志氣的表現。

04 心理早熟 早熟並不是缺點, 許多才華聰穎的人都是早熟的。 獨生子女的早熟具有“小大人”的特點。

因為他沒有與兄弟姐妹同級心理活動的交往, 只得整天與大人打交道。 爸爸為什麼背著媽媽抽煙, 爸爸媽媽為什麼吵架, 這些本不是小小年紀的人需要瞭解的事, 他都瞭解, 還參與意見。 一個4歲的小女孩坐在沙發上評判爸爸媽媽爭吵中的是非, 讓人聽起來真要笑破肚皮, 可孩子講起來卻一本正經。

05 耐受挫折性差 耐受挫折性, 就是對挫折的忍受能力。 現在我們常常看到媒體報導, 有些人因為對挫折的忍受能力差而灰心、抑鬱甚至去自殺。 這個特徵在獨一代孩子身上已經顯現, 現在在獨二代身上更加明顯。 獨生子女, 一般都是在家長的讚美聲中成長的, 很多家長把“寶寶你真棒!”掛在口上, 即使孩子做錯了事情,

也無原則地護著孩子, 生怕孩子受一點兒委屈。 例如, 大人說話時, 孩子任意打斷大人的談話、隨便插嘴, 此時有幾個家長能認真地對孩子進行必要的禮儀教育?很多家長都是笑眯眯地等著寶寶發表“高見”, 聽完之後還不忘讚美幾句“寶寶說得真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