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檳榔1兩, 羌活1兩, 桂心1兩, 芎藭1兩, 木香1兩, 郁李仁(湯浸去皮, 微炒)2兩, 川大黃(銼, 微炒)2兩, 牽牛子(半生半炒熟)2兩, 青橘皮(湯浸去白瓤, 焙)2兩。
【制法】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 空心以溫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湯送下。
【摘錄】《聖惠》卷七十二
《普濟方》卷一八五引《治風經驗方》:調氣丸【處方】南木香半兩, 羌活半兩, 舶上茴香(炒)半兩, 桂(去粗皮, 不見火)半兩,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半兩, 蓬莪術(銼, 炒)1兩半, 酸棗的功效與作用仁的功效與作用(炒)1兩半, 京三棱(濕紙裹,
【制法】上為末, 醋的功效與作用煮麵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調氣, 進飲食。 主風濕手足麻痹, 語言謇澀, 胸膈滯悶, 痰涎並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 食前木瓜的功效與作用湯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五引《治風經驗方》
《普濟方》卷一八四引《衛生家寶》:調氣丸【處方】檳榔半兩, 木香半兩, 川芎半兩, 羌活半兩,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半兩, 麻仁半兩, 枳殼1兩(去瓤麩炒), 沉香1分, 大黃1兩(濕紙裹煨), 郁李仁1兩(湯去皮)。
【制法】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氣, 如中風狀。
【用法用量】中氣而以風藥治之十無一愈, 中風而以氣藥治之, 氣順而風散。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四引《衛生家寶》
【處方】牽牛末1兩, 陳皮半兩, 青皮1分。
【制法】上為細末, 麵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身體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 姜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五四引《指南方》
《雞峰》卷二十:調氣丸【處方】青橘皮2兩, 陳橘皮3兩, 木香半兩。
【制法】上銼碎, 用牽牛面4兩同藥炒黃色, 其牽牛末更不用, 將前3味為細末, 煉蜜和丸, 如雞頭大。
【功能主治】快氣和中進食。 主氣噎。
【用法用量】每服1丸, 含化咽津。
【摘錄】《雞峰》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