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防治汗斑有諸方

汗斑即中醫的紫白癜風, 相當於西醫的花斑癬。 花斑癬是由正圓形糠秕孢子菌(俗稱花斑癬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淺表性真菌病。 這種菌為正常人皮膚上常見的腐物寄生菌, 在一般情況下不會致病, 只有在某些特殊體質或條件下才會發病, 如易發於多汗、多油脂的青壯年男性。 好發於頸項、肩胛、胸背, 尤其是多汗部位及四肢近心端。 皮損為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的圓形或不規則的無炎症性斑塊, 為淡褐、灰褐至深褐色, 或輕度色素減退, 可有少量糠秕狀細鱗屑, 常融合成片狀, 有輕度癢感, 常夏發冬愈。

應與白癜風相鑒別, 白癜風皮損為純白的色素脫失斑, 白斑中毛髮也白, 邊界清楚, 無癢痛, 也不傳染。 而汗斑具有傳染性、長期性、廣泛性的特徵, 其病程緩慢, 冬天皮疹可消退, 來年夏季又發。

由於花斑癬菌生長在皮膚的最表層, 所以治療上外用抗真菌劑不難治癒。 西藥通常使用3%的克黴唑霜或達克甯霜塗搽患處。 塗搽前應先洗澡, 然後再塗藥。 塗的範圍應大一些, 可超過病變範圍的2倍。 一般應連續塗2至3周就有效果。 除此之外, 有中藥驗方如下。

1、硫磺、鉛粉各等分, 共研細, 用生薑切片蘸擦。 初則變黑, 次則轉紅, 紅退則愈。

2、密陀僧、鉛粉各等分, 共研細, 生薑切片蘸擦。

3、用濃布一尺, 以白砒研極細末, 雞蛋清和勻, 漿於布上, 拍勻曬乾, 不時擦之,

數日即愈。 兼治一切頑癬如神。

4、密陀僧24克, 雄黃12克, 共研細。 先以薑片擦皮膚發熱, 再用此薑片蘸藥粉擦汗斑。 次日斑疹焦枯。

5、先將生薑切片擦汗斑上, 再以薑汁調川貝母細末搓上, 過宿洗去。

6、密陀僧、硫磺各3克, 冰片0.3克, 共研細, 燒酒調搓。

7、白硼砂研細擦之, 即愈。

8、細辛、白芷各6克, 硫磺3克, 共研極細末, 用花紅蓮蒂切一片, 蘸擦除根。

9、硫磺、全蠍、白僵蠶、白附子、密陀僧各1.5克, 麝香0.3克, 共研細末。 蘸生薑於患處擦之。

10、夏枯草適量煎成濃汁, 每天洗患處。

11、蒼耳嫩葉尖和膏鹽擂爛, 五六月間擦之。

12、紫背浮萍, 曬乾。 每以120克煎水浴, 並以萍擦之。 或入漢防己6克亦可。

張仲景曰:汗斑乃暑熱之時, 人不知而用日曬之手巾, 揩其身上之汗, 便成此病。 所以預防汗斑,

要注意個人衛生, 在外工作、走路出汗後回家, 首先要洗掉身上的汗水與灰塵, 及時換下汗濕的衣服;不借穿他人的襯衣;勤鍛煉身體, 增強體質, 避免發病。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