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補鋅已成為人們繼補鈣之後, 關注的又一進補重點。 有些父母一見自己的小孩偏食厭食, 就不假思索地給孩子補鋅。 然而, 營養專家表現出的態度, 卻與父母給孩子補鋅的熱情截然相反。
專家說:“真正缺鋅的人很少, 只要飲食均衡都不需要額外補充。 ”
不挑食就不會缺鋅
儘管鋅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 如果缺乏會導致嬰幼兒厭食、生長緩慢, 成年人身體抵抗力下降、皮膚傷口癒合慢等問題, 但是鋅作為一種微量元素, 人體每天的需求量並不大。
0~6個月的嬰兒每天只需要1.5毫克鋅, 7~12個月的嬰兒為8毫克,
鋅補過頭了, 有害
鋅是嬰幼兒生長發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缺鋅可引起食欲減退、異食癖、免疫功能降低, 嚴重缺鋅可導致認知行為改變, 影響智力發展, 導致成熟延遲等問題。 但是並不表示鋅越多越好, 人體對鋅的需要是有限的, 服用鋅過量, 不但無益, 反而有害, 甚至可致中毒。
對於不缺鋅的人來說, 額外補充有可能造成體內鋅過量, 從而引發代謝紊亂, 甚至對大腦造成損害。
服用鋅過量會導致人出現嘔吐、頭痛、腹瀉、抽搐等症狀, 並可能損傷大腦神經元,
要不要補鋅, 最好做個檢查
那麼, 如何才能確認寶寶是否缺鋅呢?
專家提醒:社會上一些關於兒童頭髮黃、有多動症傾向, 就是缺鋅的說法, 其實都很片面。 要明確是否缺鋅, 最明智的做法是到醫院做個化驗, 若血鋅檢測低於正常值, 結合臨床症狀、膳食狀況等進行綜合分析後, 才應考慮適當補鋅。 而且, 缺鋅不嚴重時, 藥補不如食補。 我們日常吃的很多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鋅, 從食物中補充鋅元素是完全可以的。
一般說來, 貝殼類海產品含鋅最為豐富, 媽媽可給稍大點的寶寶燉一些海鮮湯,
對於不愛吃葷菜的寶寶來說, 蔬菜、水果中同樣含有鋅, 花生、核桃、栗子等堅果也是寶寶補充鋅元素的很好選擇。
經過一段時間的食補後, 效果依然不是很明顯, 那麼寶寶可以服用一些補鋅劑, 但是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且服用3到6個月之後要進行一次血鋅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