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肌肉訓練是運動員參加的一項鍛煉, 這樣可以增強身體的力量, 常見的運動人群是舉重員, 此時需要大量的臂力, 不然就無法完成不同重量級的舉重, 此時可以每天做俯臥撐、引體向上等, 這主要是鍛煉手臂, 而患者要增強下肢的力量時, 則參加的運動有變化, 但是在運動時必須有原則, 那麼力量肌肉訓練原則是什麼呢?
(一)、超負荷原則超負荷運動時肌肉對抗大於平時已經適應的負荷, 稱為超負荷。
肌肉或肌群超負荷時, 對抗最大或接近最大阻力, 能有效地發展肌肉力量。
超負荷可使肌肉得到極大刺激,
應當注意的是, 超負荷並不是超過本人的最大負荷能力, 而是指這種負荷應超過平時的一般負荷阻力。 或超過自己過去已經適應的負荷。
(二)、漸增阻力原則超負荷訓練使肌力增加, 使原來的超負荷變成了已經適應的負荷, 而不是超負荷了。 這時如果不增加訓練負荷量, 使之達到新的超負荷, 就不能使力量繼續增加了。 只有逐漸增加負荷量, 使負荷重新成為超負荷, 訓練效果才能不斷地增進。
在進行力量訓練時, 如何確定負荷以及何時增加負荷是人們經常關心的問題。
Fox指出:以8-RM負荷為例, 當隨著力量的增加8-RM的負荷逐步變成可重複8次以上, 直至受訓練者能使8-RM負荷重複12次,
(三)、由大到小原則所謂由大到小原則是指在負重抗阻訓練中, 先進行主要由大肌肉群參與的練習, 然後進行小肌肉群的練習。
由大到小原則的生理機制是:
①當一塊肌肉受到訓練而增加力量時, 身體其它肌肉的力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 因此先練習大肌肉群, 這種相互影響會更加明顯;②小肌肉群容易疲勞, 一塊肌肉的疲勞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能對其它肌肉的工作能力有所影響。
力量肌肉訓練原則有很多講究, 當我們閱讀完文章後就可以明確其原則, 在鍛煉時要按照此法時行, 可防止身體或是某些部位受到損傷, 患者要進行這項運動還必須在教練的指導下完成這些運動, 等自己完全達到指定的動作標準後就可以獨立的完成, 力量肌肉訓練是很長的訓練過程, 患者要堅持鍛煉才能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