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基層“治未病”服務有了指南

基層醫療機構“治未病服務工作指南》(試用稿)發佈, 《指南》將指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開展“治未病”服務工作, 同時可作為中醫藥管理部門對基層醫療機構開展“治未病”服務工作的評價參考和依據。

《指南》規定, 基層醫療機構將按每萬服務人口配備0.5-1名“治未病”服務工作人員。 基層醫療機構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及其他從事中醫藥服務的執業醫師, 應當每年接受80學時以上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知識與技能在崗培訓, 社區公共衛生醫師和護師(士)應接受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知識和技能培訓;管理人員應接受中醫藥政策和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知識培訓。

《指南》明確, 服務物件為包括常住居民和流動人口的社區居民。 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亞健康人群為重點服務人群。

根據《指南》, 社區居民在基層醫療機構不僅能享受到針刺、艾灸、推拿、拔罐、穴位敷貼等中醫“治未病”技術, 還將獲得體質辨識、制定個性化中醫健康調養方案等服務。 基層醫療機構將在居民健康檔案中建立中醫藥健康管理專項。 除開展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老年人體質辨識和兒童中醫調養服務, 還將開展對孕產婦、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等人群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基層醫療機構還將採取多種形式開展中醫藥養生保健科普宣傳活動,

傳播中醫養生、慢病調養和健康生活方式;針對季節性易感疾病、傳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 開展中醫藥健康教育, 並採取中醫藥干預措施。

《指南》中還提出, 將建立“治未病”服務效果評估指標體系, 並明確了一系列評估指標:其中, 居民中醫預防保健常識知曉率不低於90%, 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人員對中醫預防保健相關政策知曉率不低於85%;老年人體質辨識、兒童中醫調養服務目標人群覆蓋率30%;居民健康體檢體質辨識覆蓋率達到40%以上;高血壓患者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35%以上;糖尿病患者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20%以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