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律失常何時應去看醫生?

一看是否伴有其他症狀。 如果是嚴重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 多伴有其他症狀, 常見的有頭暈、胸悶、氣急、多汗、顏面蒼白、四肢發冷以及抽搐、昏迷等。 相反, 輕微的心律失常多不出現其他不適, 可以照常工作或學習。

二看發作時間和頻率。 如心律失常來得迅猛且發作時間持續較長或發作頻繁, 一般為每分鐘超過五次以上, 多表示病情較重, 應及早就醫。 相反, 持續時間短或發作次數少, 則多表示病情較輕。

三看是陣發或持續。 如果心律失常只發作一段時間, 無論是反復發作多少次, 這段時間有多長, 都是陣發的,

例如陣發室上速、陣發房顫。 持續的則是發作時間連續不斷, 沒有正常的時間段, 長期以來一直發作不斷則認為是持續發作的心律失常, 例如持續房顫。 上述兩種情況前者輕後者重。

四看是否有嚴重的原發病。 如心律失常發生在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病人身上, 多表明病情較重, 應引起足夠重視, 儘快到醫院就診。

五看發作年齡。 一般情況下, 青壯年人的心律失常以功能性多見。 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多見於器質性病變, 要提高警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