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到晚期常侵犯周圍組織器官, 如膀胱和前列腺等鄰近組織, 引起尿頻、尿急和排尿困難。 侵及骶前神經叢, 出現骶尾和腰部疼痛。 直腸癌還可以向遠處轉移到肝臟, 引起肝腫大, 腹水、黃疸, 甚至惡液質等表現。 直腸癌晚期的具體症狀有:
1、癌腫增大可致腸腔狹窄, 出現腸梗阻現象。 當惡性腫瘤侵犯周圍的組織器官時, 可導致患者排尿困難、尿頻、尿痛等症狀;侵及骶前神經叢, 出現骶尾和腰部疼痛;轉移至肝臟時, 引起患者肝腫大, 腹水黃疸, 甚至是惡液質等表現。
2、癌腫侵犯周圍組織器官, 可致排尿困難、尿頻、尿痛等症狀。
3、侵及骶前神經叢, 出現骶尾和腰部疼痛;轉移至肝臟時, 引起肝腫大, 腹水、黃疸, 甚至惡液質等表現。
4、肛指檢查, 多數可觸及到腫塊, 直腸癌晚期的患者除了一般常見的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貧血等全身症狀外, 尚有排便次數增多, 排便不盡、便意頻繁、裡急後重等癌腫局部刺激症狀。
5、腸道粘膜受剌激分泌物增加, 而有小量的黏液分泌隨大便排出。 癌瘤繼續發展, 對直腸黏膜剌激更大, 病人始感到直腸內有輕度的不適, 或經常有一種虛無的便意感, 同時黏液分泌增加, 大便表面上常可見有條狀黏液。 有時也可出現便秘症狀, 但並非是腸腔狹窄所致。 在癌瘤形成潰瘍之前期病人常有腹瀉, 並且大便含較多黏液。
晚期直腸癌患者已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 就連最常用的放、化療也起不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那麼, 直腸癌晚期該怎麼治療呢?很多直腸癌患者的家屬都在關心這個問題。 單一療法不是中晚期腫瘤患者的最佳選擇, 常規療法聯合生物免疫治療是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治療方案。
臨床上治療晚期直腸癌的方法主要有化療, 放療, 生物免疫治療。 動脈化療是直腸癌中晚期的主要化療方式, 能一定程度上縮小癌腫, 但其亦會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而增加毒副反應, 因此, 化療藥物及化療時間應依據腫瘤緩解情況、症狀緩解情況以及治療相關性毒性而定。
放療亦是直腸癌中晚期臨床應用較多的治療方法之一, 可使腫瘤縮小, 改善症狀, 通常聯合化療應用, 效果比單純放療或單純化療為好。 但放療對機體有較大的傷害, 對身體機能差的直腸癌中晚期患者應慎用。 鑒於放化療對人體的毒副作用, 在直腸癌中晚期的治療中可合併生物免疫治療, 以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