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真的和酸性體質有關嗎?喝鹼性水又真的能防癌嗎?記者採訪後發現, 這一理論在學界並不被認可, 所謂“喝鹼性水能防癌”只是商家推銷產品的噱頭而已。
PH>7.35
按照酸性體質學說, 正常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間, 為鹼性體質者, 但這部分人只占總人群的10%左右。
PH<>
人的體液的pH值在7.35以下, 身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 醫學上稱為酸性體質者。
100個癌症患者抽血檢查, 結果100%血液都呈酸性, 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酸性體質……近期, 一個關於人體健康的新理論正在省城“廣為傳播”, 那就是人體酸堿論。
這一理論認為,
酸性體質可致癌?全是謠言
最早聽說“酸性體質”的說法, 市民徐先生還是在省城的公車上, 當時車載電視中正在播放一則廣告,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其宣傳的癌症患者全部是酸性體質。
這一理論引用的是日本一位醫學博士柳澤文正做過的一個實驗:找100個癌症病患者抽血檢查, 結果100個癌症患者的血液, 都呈酸性, 也就是酸性體質……, 由此推出人體需要酸堿平衡,
帶著這樣的問題記者來到山醫大二院腫瘤生物科, 主治醫生梁世勇表示, 目前醫學界對癌症的成因有不同的說法, 但大致包括內因外因兩大類, 比如基因、遺傳、病毒刺激等內因, 以及環境污染等外界因素。 由體質因素引發癌症, 這種說法並不成立。
對於日本醫生所做的檢測, 梁世勇表示, 目前在癌症學界並不認可這一實驗, 即使實驗為真, 也不能證明酸性體質就容易引發癌症。 “實際上, 並不是酸性體質導致了癌症, 而是癌症病人在治療中出現了酸性物質, 是代謝的問題, 也就是先患癌症, 才出現酸性物質。 ”梁世勇表示, 這種本末倒置的說法, 缺乏基本的常識,
多數疾病根在“酸性”?純屬炒作
按照酸性體質學說, 正常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間, 為鹼性體質者, 但這部分人只占總人群的10%左右, 更多人的體液的pH值在7.35以下, 身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 醫學上稱為酸性體質者。
對於這一學說, 山醫大二院腫瘤生物科醫生王軒告訴記者, 他在第一次聽到時, 開始也是非常驚訝, 以前他從來沒有聽說過啊, 難道是一門新的科學理論?
於是他開始尋找這方面的資料來研究。 在網上他發現這種理論鋪天蓋地, 很多健康網站也都以科普的方式推薦這些理論, 但是在他看來, 這些理論雖然看上去煞有介事, 但總感覺太過片面, 而且有些地方講得根本不符合醫學常識。
記者在網路上搜索發現, 酸性體質類似說法有多個版本, 不僅僅對癌症, 人們常見的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痛風、腫瘤、癌症以及常見的骨質疏鬆症、癡呆和少兒發育等疾病, 似乎都與體質酸化有關。
但仔細查看, 這些宣傳酸性體質學說的主力, 多是商業醫療推廣網站, 或是網路“求醫問藥”專欄, 提出這些理論的大多會附加一些保健品廣告或者某位醫生的門診熱線。 “商家為了推廣自己的產品, 找到或是編出一個學說而已。 ”在王軒看來, 這只是商家的炒作行為, 患者切不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