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為女性生殖道常見惡性腫瘤之一, 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20%~30%。 高發年齡為58~61歲。 近年來, 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 與子宮頸癌收治率比較, 已趨接近甚至超過。 由於對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相關因素、病理類型與分級、轉移途徑、預後相關因素等認識的深入, 和子宮內膜癌手術-病理分期的問世, 目前,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也趨於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 為提高子宮內膜癌診治水準和5年存活率, 提出以下診治規範。
子宮內膜癌仍以手術治療最為理想。 Ib期以上的較好先放療,
對於癌前病變, 如年齡超過40歲, 應做子宮切除手術。 如年輕需保留生育功能可在嚴密觀察病變下使用孕酮類藥物治療, 3個月為1療程, 至病變消失再繼續用藥2-3個月。 如無效亦需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