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手足癬的病因與臨床分型

手癬足癬是發生於掌、蹠與指、趾間皮膚的淺部真菌感染, 致病菌主要有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 手癬中醫稱之為“鵝掌風”, 足癬中醫又稱“腳濕氣”。 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脾胃濕熱循經上行於手則發於癬, 下注於足則發足癬, 或由濕熱生蟲, 或疫行相染所致。

本病按臨床表現分為四型:

1、浸漬型:多見趾(指)間皮膚發白, 糜爛、浸漬, 邊緣清楚, 去除浸漬的表皮, 留下潮濕的鮮紅新生皮膚。

2、水皰型:初起為局部發癢, 抓後發紅, 顯出針頭大小的水皰, 壁厚發亮, 多成簇成群, 在皮下如粟米狀;自覺劇癢;除非抓破、糜爛,

否則不久水皰就乾涸, 開裂脫皮;

3、鱗屑型:多以脫屑為主, 間有少數水皰, 皰幹脫屑, 邊界清楚, 炎症不明顯;邊緣有粘著的鱗屑, 逐漸向四周擴大, 呈現環形或多環狀。

4、增厚型:多見掌蹠皮膚增厚、粗糙, 皮紋加深;夏季水皰脫屑, 入冬則皮膚乾厚, 甚至有皸裂、出血和疼痛。

手足癬多見於成年人, 往往是夏季發作或加重, 冬季氣候乾燥時減輕或症狀消失, 故冬季是治療的最佳時機。 另外, 由於手足癬可通過接觸傳染, 因此患者應分開使用臉盆、腳盆、毛巾、拖鞋等物品, 避免重複感染。 直到皮損恢復正常後, 還要堅持用藥1~2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