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為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馬藍、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蓼藍、十字花科兩年生草本菘藍、草大青之葉經浸泡加石灰水後提取的乾燥色素。 其色青藍, 粉質細膩如黛, 可作畫工著色之染料, 也做藥用, 故名青黛。 性味鹹, 寒, 歸肝、肺經, 功同大青葉, 有清肝瀉火、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之效。 內服、外用均可, 廣泛用於臨床。 現將青黛外治新用介紹如下:
治帶狀皰疹 青黛10g, 冰片2g, 共研細末, 香油調勻塗於患處, 潰破處直接撒入藥粉。 每日塗藥1次。
治膿皰瘡 青黛10g, 冰片1g, 用凡士林調成膏, 塗於患處, 每日2次。
治濕疹 青黛10g, 與紅黴素軟膏調勻,
治尿布性皮炎 將患處洗淨, 外撒青黛適量, 每日3~5次。
治新生兒臍炎 青黛適量, 外敷於臍部, 用紗布固定, 每日2次。
治口腔潰瘍 青黛、五倍子、冰片按5∶3∶1的比例研極細末。 應用時可外吹於口腔潰瘍處, 或香油調敷外塗之, 每日3~5次, 用藥3~10天。
治牙齦炎 青黛2g, 蘆薈6g, 共研極細末, 將藥粉擦敷患處。 用藥5天即可腫消痛止。
治病毒性腮腺炎 青黛3g, 冰片1g, 共研細末, 用雞蛋清適量調勻, 外敷患處, 每天換藥1次, 連用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