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專家細說病情的發展過程:第一階段, 無症狀表面抗原陽性接攜帶狀態。 第二階段, 慢性輕度肝炎(過去稱為慢性遷延性肝炎)。 第三階段, 慢性中度和重度肝炎(過去稱為慢性活動性肝炎)。 第四階段, 慢性重型(過去稱為慢性重症)。 第五階段, 肝硬化。 第六階段, 肝癌。
這六個階段是慢性乙肝的自然發展過程, 但又極少有人不折不扣沿其過程發展, 絕大多數的患者可長期穩定於第一階段, 而只有少數慢性乙肝患者會發展到第五、第六階段, 這六個階段的患者人數呈現出一個金字塔型分佈, 那麼, 患者本人怎樣才知道自己的病情在向不好的方面轉化呢?
1、是否已經由無症狀表面抗原陽性攜帶者發展為慢性輕度肝炎(遷延性的慢性肝炎)?
絕大多數的(50%~80%)乙肝患者是以無症狀表面抗原陽性攜帶者的形式存在, 可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 一般來說, 他們不屬於先行發病的患者, 無須治療。 每年定期複查肝功, 若正常, 可繼續工作;若不正常, 有乏力、肝區不適、食欲不振、尿黃等症狀, 化驗發現穀丙轉氨酶(ALT)輕度異常, 此時可認為已由病毒攜帶狀態發展為輕度的慢性肝炎, 應在正規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治療。
2、是否已經由慢性肝炎發展為肝硬化?
肝硬化多由慢性活動性(中度或重度)肝炎發展而來, 少數由ASC或輕度慢性肝炎發展而來,
3、是否已經由輕度慢性乙肝發展成為中度、重度慢性乙肝?
輕度慢性乙肝一般症狀不明顯, 肝功輕度異常, 如症狀日益加重、體征日見明顯, 肝功嚴重異常, 則表示慢性肝炎已進入中度、重度階段, 症狀方面可見明顯的消化道症狀(食欲不振、噁心、嘔吐、便溏、腹脹等),
4、是否已發展成為慢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標誌著肝臟已發生了大片或亞大片狀壞死, 病情危重, 可伴隨多種併發症, 表現主要為嚴重的消化道症狀、重度乏力和肝昏迷、腹水、消化道出血等併發症, 從化驗指標看, 血清膽紅素超過了170毫摩爾/升, 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至40%以下, 本型病情嚴重, 死亡率極高,
5、是否已經由慢性肝炎發展為肝癌?
肝癌的早期可無明顯的症狀, 可靠的診斷來自於影像學檢查, 如CT、核磁共振、B超等, 化驗甲胎蛋白持續大於400ng/ml的慢性肝炎患者尤其要注意及時進行影像學檢查, 作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中、晚期的肝癌一般都有明顯的症狀和體征, 如肝區疼痛、消瘦明顯、肝臟腫大等, 尤其是肝硬化患者, 出現這些情況時, 一定要注意排外肝癌的可能, 及時進行影像學檢查是十分必要的, 肝癌發現的早晚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 發現的越早越有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