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攝取正確糖類
糖類的攝取是為提供熱量, 維持代謝正常, 並避免酮體產生。 孕婦不應誤以為不吃澱粉類可控制血糖或體重, 而完全不吃飯。 另外, 患者應儘量避免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等含糖飲料及甜食, 並防止引發餐後血糖快速的增加。 多數孕婦糖尿病患者早晨的血糖值較高, 因此早餐澱粉類食物的含量必須較少。
二、注意熱量控制
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別增加熱量, 中、後期必須依照孕前所需的熱量, 再增加300大卡/天。 由於體重減輕可能會使母體內的酮體增加, 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三、注意餐次分配
餐次的分配在維持血糖值平穩、避免酮血症之發生, 起著重要作用。 養成少量多餐的習慣, 將每天應攝取的食物分成5~6餐, 特別要避免晚餐與隔天早餐的時間相距過長, 因此睡前要補充點心。
四、注重蛋白質攝取
如果在孕前已攝取足夠營養, 則妊娠初期不需增加蛋白質攝取量, 妊娠中期、後期每天需增加蛋白質的量各為6克、12克, 其中一半需來自優質蛋白, 如:蛋, 牛奶, 深紅色肉類, 魚類及豆漿, 豆腐等黃豆製品。 孕婦最好每天做好能喝兩杯牛奶, 以獲得足夠鈣質, 但切不可將牛奶當水喝, 以免血糖過高。
五、多攝取纖維質
孕婦糖尿病患者應儘量選擇纖維含量較高的未精製主食, 可更有利於血糖的控制,
六、注意油脂攝入
烹調用油以植物油為主, 減少油炸、油煎、油酥之食物, 以及動物之皮、肥肉等, 儘量避免食用洋速食等食物。
七、進行適當鍛煉
孕婦應適當到戶外運動, 可選擇散步等溫和的運動方式。 孕婦糖尿病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 能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同時促進葡萄糖的利用, 對降低血糖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