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牙齦炎是許多女性懷孕時的多發病。 這是由於女性在懷孕後, 體內雌、孕激素突然增多, 導致牙齦腫脹, 再加上口腔內原有的細菌、食物殘渣等, 就會進一步刺激牙齦, 容易出血並發炎。 由於時間特殊, 這個病被稱為“妊娠期牙齦炎”。
妊娠期牙齦炎的患者, 往往刷牙會出血、口臭等, 部分患者還會持續牙痛。 臨床上, 妊娠期牙齦炎一般多見於妊娠期頭三個月和妊娠期最後三個月。
妊娠期前三個月, 孕婦體內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明顯增加, 這時的妊娠期牙齦炎最為嚴重。 而孕期最後三個月時, 孕婦的黃體酮激素的水準達到最高,
是不是妊娠期牙齦炎只有孕婦會得呢?
其實生了孩子後的產婦, 也是妊娠期牙齦炎的高發人群。
民間有種說法——月子裡不能刷牙, 牙齒會酸痛、鬆動。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恰恰是因為產婦在坐月子期間沒有做好牙齒的清潔, 得了妊娠期牙齦炎進而使牙齒酸痛、鬆動了。
產婦分娩時, 體力消耗過大, 抵抗力降低, 容易被病菌入侵身體致病。 同時, 高出正常值的激素水準等各項指標往往要分娩後慢慢恢復。 所以, 坐月子期間產婦千萬不要偷懶不刷牙。
如果不刷牙反而對牙齒的損傷更大
專家認為, 實際上, 產婦如果在月子裡不刷牙漱口, 反而會對牙齒損傷更大。 因為, 在人的口腔裡寄生著大量細菌,
特別是產婦, 每天進食大量糖類、高蛋白食物, 這些食物殘渣更是細菌最好的食物, 而且由於大多精細, 失去了咀嚼過程中的自潔作用, 所以更容易損壞牙齒, 引起口臭、口腔潰瘍等。 因此, 產婦在月子裡刷牙漱口對於健康很重要, 應與平時一樣, 每天刷牙漱口。
產婦應該怎樣刷牙?
1.產後只要體力許可, 產後第2天就要開始刷牙, 最好不要超過3天, 可以選用孕產婦專用產品。
2.如果牙齦有充血或炎症, 可以在產後3天採用指漱的方法, 也就是將食指洗淨或在食指上纏上紗布,
冬天坐月子如何預防感冒
新媽媽的臥室溫度最好保持在20—24℃, 但在注意保溫的同時也要注意通風, 每天應開窗通風2—3次, 每次20—30分鐘。 空氣乾燥的時候, 可以在房間裡放一個加濕器或者一盆水, 同樣能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
冬季坐月子 洗澡多注意
產後洗澡得當能解除分娩疲勞、舒緩精神, 而且還能保持身體清潔衛生, 減少發病。 但冬季坐月子的新媽媽, 最好在生產1周以後再洗澡。 洗澡時, 特別要注意水溫適宜, 嚴防風、寒乘虛而入。
坐月子的四個瘦身關鍵
只要月子“坐”得得法, 短短一個月便能恢復到懷孕前的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