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腸消化性潰瘍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病。 提起潰瘍病, 人們普遍認為此病是成年人的常見病, 而兒童不會存在。 其實消化性潰瘍可發生于小兒時期的任何年齡, 新生兒也不倖免, 但以學齡兒童發病率最高。 文獻資料認為男孩發病率較女孩為高, 約2:1, 尤其是十二指腸潰瘍。 最近幾年, 國內醫學文獻先後報導小兒潰瘍的發病率在上升, 農村患兒比城鎮患兒為多, 比例約19:1。
有人報告, 小兒潰瘍病與成人相同, “o“型血型者發病率較其他血型為高。 一般認為潰瘍沒有遺傳性, 但是有在同一家庭成員中發生幾個病者的傾向。
小兒潰瘍病不像成人那麼典型, 成人得了潰瘍病常有暖氣、返酸及上腹部疼痛的症狀, 而小兒常表現上腹或臍周圍:隱痛, 多數無規律。 而返酸、暖氣相對比較少見。 年齡越小, 症狀就越不典型。 新生兒、嬰兒時期的潰瘍病主要表現為反復嘔吐、厭食、便血和哭鬧不安等, 因其症狀無特異性。 往往難以及時診斷和治療, 容易發生穿孔和併發腹膜炎。 學齡前兒童往往訴說肚子疼痛, 但又不能明確指出疼痛的部位。